何夕之所以如此說,而今的日本有三股力量,第一,何夕代表的北京,第二,就是當地藩王,第三也就是日本復國勢力。
如果可以,何夕也想將日本納入版圖之中。
畢竟開疆擴土誰不想啊。
但是問題是,維持領地是需要成本的。何夕現在是沒有這麼多成本的。
南京與北京對於日本高麗這一帶,要求是不一樣的。
對於南京方面來說,他們要求,這裡成為進攻北京的側翼基地。要求這裡發起一場大戰。而且從南邊海運過來的物資有限,這就給了傅忠很大的負擔,他不得不想辦法收刮財物養軍。日本復國勢力增長,其實與傅忠對日本地方索取增多,有一定的關係的。
而北京對這裡的要求就不一樣了。
原材料產地而已。
只要源源不斷的供應原材料。管日本誰在管的。極端的說,如果日本復國勢力原因舉全日本之物力,結何夕之歡心,何夕也不是不能考慮,讓日本復國的。
畢竟,而今打敗南京才是第一要務。
當然了,考慮到政治上的問題,所以日本復國勢力是最後的選項。自己又不願意親自管理,那麼湘王等幾個藩王,豈不是正合適了。
只要湘王能保證日本原材料的供應,何夕將整個日本讓給湘王也不是不可以的。
至於湘王能不能吃下來也不要緊,湘王可以從日本搞到金銀,然後去買北京的武器嗎?這豈不是又給北京開闢了一個大市場。
而南京給不了湘王的東西,而北京給了。如此一來,湘王等幾個王爺,自然是北京最忠實的盟友了。
這也是劉邦與項羽打天下的不一樣。劉邦麾下打下什麼地方是誰的。但是項羽打下什麼地方,都是項羽的與項羽的親近人的。
下面人自然不樂意效力了。
在中原自然不能這麼做。但是在日本這裡,這並不重要了。
姚廣孝說道:“大人英明。不過,需要好好吊吊湘王的胃口才行。”
何夕聽了會心一笑,說道:“不錯。這一件事情,就請姚先生代我操持了。”
姚廣孝說道:“在下明白。”
這一戰順利的不像話。不僅僅出乎何夕預料之外,估計也出乎湘王等人預料之外。這樣的情況下。誰也沒有想到,整個戰事,僅僅打了一仗,東征軍就崩潰了。
這個時候,湘王定然在坐立不安之中。
湘王的小心思,姚廣孝與何夕都很明白,湘王對大位沒有想法。他唯一想要的其實,就是日本,當日本這諸王之首,甚至當日本唯一的藩王。
他與傅忠之間的種種,就是因為這個。
而傅忠被何夕反手覆滅之後。
湘王與傅忠之間的問題,就變成了湘王與何夕之間的問題,此刻的湘王見何夕如此厲害,他內心之中定然是惴惴不安,請援軍請來一隻大老虎,會不會連自己一起給吃了。
湘王此刻正在擔心這一件事情。
雖然說,何夕有意將日本的主導權讓位於這些藩王們,但是也不能趕鴨子上架,需要好好的伸量一下湘王,需要讓湘王好好來求,才給出這個結果,為北京方面爭取最大的利益。
至於具體怎麼做,就看姚廣孝的手段了。反正在這方面的事情,姚廣孝並沒有讓人失望過。
而何夕,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比如,整合東征軍,招募日本附從軍,對日本復國勢力,看看能不能招降一些,或者說打擊一些。總之,儘可能在離開日本之前,收刮日本的人力物力,讓他為我所用。
用在與南京的戰爭之中。
雖然戰爭註定要流血的,但是如果更多流日本的血,何夕不會有一點不安的。
在這一點上,何夕發現傅忠其實與他的想法相近,他也招募了很多日本人從軍。估計今年不解決他,明年他都要帶著這些日本附從軍進攻遼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