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九十三章傅友德的想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三章傅友德的想法 (1 / 2)

第九十三章傅友德的想法

畢竟,很多軍中,不,不僅僅是軍中,幾乎很多官場上職場上的關鍵問題,都藏在看似尋常的地方,外行人是看不出來的。一字一差,天壤之別。

而朱允炆很明白自己的水平的。

這也是朱允炆的優點之一。

朱允炆雖然不舒服,但是也是要應對的。他將奏疏放在一邊,說道:“朕不懂這些,岳父給我講講吧。”

“是。”傅友德說道:“老臣遵命。”

隨即傅友德給朱允炆詳細解釋了一下。

傅友德想將大明軍隊進行重新編制,以三千人為一營。其中一千五百火銃手,一千騎兵,五百炮兵。然後衛所剩下的老弱,為輜重兵。

之所以如此。傅友德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還真不是戰事的緣故,而是衛所戰鬥力不足的。

誠然,當年的很多老卒還在,衛所的戰鬥力還能維持,但是也僅僅是維持而已,一來年輕人沒有老一輩的能力,畢竟老一輩是跟隨朱元璋一步步殺出來的。能活著的都上過戰場,見過血。但是而今大明雖然還有戰事,但根本沒有全國性的戰事,再加上腹裡的衛所,早就下令,要三分戰,七分屯。

戰鬥力能維持這樣,已經不錯了。

其實衛所剛剛建立之初,也不是滿編的。後來經過調整,朱元璋才算將各家衛所的編制填滿,那是洪武初年的事情了。這二十多年下來,衛所編制雖然滿了。但是很多人都莊稼漢,之前衛所體系之中,就沒有老弱這個概念。而今卻有了。

兵貴精,不貴多。

傅友德其實是將一個衛所五千多人,壓縮成三千多人了。輜重營的建立,固然是一旦火器全面裝備軍中,輜重將是非常之重要。專門有人執掌,也是必要的。另外就是輜重,其實可以徵召民夫的,多一點兵,少一點兵,不影響戰鬥力。

可以安排老弱與空額。

只要保證三千戰兵是齊員滿編的,不影響戰鬥就行了。

其實,朱元璋死之前,軍中並非沒有老弱空額,但並沒有這麼多。而朱元璋死後,短短半年,這樣的事情就出現不少。傅友德也阻止不了。

畢竟,對於勳貴來說,最賺錢的是什麼?是跟著何夕做生意?不,不,不,是吃空額,喝兵血。

這是勳貴們的集體利益所在。

朱元璋一直壓制勳貴,甚至殺了不少,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傅友德雖然是他們的老大,但並不能犯眾怒。否則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

這就好像傅友德本人,也不是窮兇極惡之人,卻放縱軍中,屠殺那麼多莊子,殺了數萬百姓。有時候在有些位置上,不是想做不想做,而是身不由己了。

衛所制度其實從建立之初,就在衰落之中,朱元璋強壓還在的時候,尚且能夠維持。但是換了鎮不住場面的朱允炆,已經開始加速崩潰了。當然了,這麼大的體諒,加速崩潰十幾二十年之後,等開國的將士都死光,估計才能露出本色來。

第二,就是追隨火器化的程序。

傅友德效仿北軍,要組建全火器軍隊。同時,他思來想去,覺得只有用火炮轟擊火銃疊陣才是最方便的辦法,別的辦法,不是不行,就是太慢。其實炮擊也不快。

無他,這個時代,何夕雖然改進了炮車,奈何,大明朝根本沒有什麼鋪裝路面。唯一的鋪裝路面,大概是北方何夕推行的煤渣路,與南方一些城市之中的青石板路。

除此之外,什麼樣的路都沒有。

都是土路而已,這樣的土路要承載數百斤,甚至一噸重的火炮,所過之處,地面坑坑窪窪,幾乎是一邊修路一邊前進才是正常情況。

所以,就此傅友德提出要求朝廷研製一款,輕便的火炮。三五百斤,越輕越好,要能跟得上行軍的速度,可以稱為行軍炮。只有這樣才能在大軍與敵人遭遇之後,一兩個時辰之內,完成炮兵的部署。

準備作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