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進退不得唐勝宗
這是壓死駱駝最後一根稻草。
這個時候,已經敗退下來的南軍再也沒有保持秩序能力,一時間,無數人拼命搶奪浮橋。如此一來,傷亡大增。
浮橋雖然不少,比起敗退下來的近萬士卒,根本不夠用。
而且沒有秩序的情況下,大量士卒擁擠在浮橋上,成為了城頭火炮最大靶子。
本來準頭不太好,殺傷力不怎麼好的實心彈,打在這慌亂的人群之中,一打就一個道血衚衕。鮮血就好像是小溪一般,從各處一點點的流入運河之中。
雖然運河水滾滾而來,似乎不管不少血,也被沖刷溶解,看不出來。但是不知道是不是錯覺,運河之中的無數魚鱉都變得興奮起來了。
一場大戰就此落幕。
近萬人馬,丟盔棄甲,退過運河地,不足六千人,傷亡過半。
這種損失,即便是現代軍隊,也承受不了,更不要說這個時代。軍隊不是簡簡單單地算人數的。這兩個滿編的衛所直接可以從大軍序列之中劃去了。
傅友德也將這兩個衛所遣回,從後方重新調兩個衛所過來。
不過,這一戰打成這個樣子,傅友德已經知道,這一座小城,看似很小。但是對火器的使用,是他們之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想要攻克這一座小城,短時間已經沒有可能了。
就傅友德來說,他本意要繞過這裡。
只是傅友德拿起來後方的情報。
微微一嘆。
傅友德這個時候有些後悔。後悔自己不要當這個出頭鳥。
對於一些將領來說,一些問題或許是純粹的軍事問題,但是當很多將領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就不僅僅是軍事問題了,或者軍事問題本身,就是政治問題了。
傅友德北伐以來,收復一些北軍遺棄的府縣,在傅友德看來,根本不算什麼。但是後方統統以大捷發報。如果單單看南京的報紙,好像傅友德一路上來,屢戰屢勝,斬獲無數,已經逼近北京城下一般。
而朱允炆更是嘉獎無數,不管真大捷假大捷,朱允炆都當真的。無數賞賜,金銀田宅府邸美人等等。
不僅僅給傅友德,也給全軍上下很多將領。
傅友德知道朱允炆為什麼這麼做,第一是為了安撫人心。畢竟,禹縣之戰,大同之役,兩戰南京全部失利。這讓天下很多人搖擺不定,朱允炆現在要的就是讓天下人知道,誰強誰弱,誰是正統。
其次,為了拉攏軍心。
朱允炆對傅友德,不能說不信任,但是不管朱允炆信任傅友德與不信任傅友德,朱允炆都不能將軍權寄希望於一個人的忠誠上,所以朱允炆大規模發錢,來拉攏傅友德已經傅友德麾下的將士。也是情理之中了。
朱允炆這樣做,也是有效果的。
總之,今日局面之下,傅友德明顯地感受到下面士卒群情激奮,想要建功立業。而朱允炆出於政治目的,這一場戰事,不可能停止的。必須打下去,而且必須打贏。
這就麻煩了。
對傅友德來說,而今準備並不是太充足的。而安陵堡這樣的硬骨頭,也是不好啃的。
打贏這一仗,並不容易。
而且南京對這一戰的期盼,更是速勝,似乎謊話說多了。他們自己都相信了。
這就難辦了。
不管怎麼打,都不可能符合南京的期望。
這對傅友德來說,才是最難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