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何夕的畫餅
朱雄英在軍事上,或許不相信解縉,但是一定相信瞿能。
比較鄧鎮與平安,相比瞿能年紀有一些小,而瞿能算起來也算是開國二代。但是瞿能父親年紀大,死得早,瞿能是正經參加過開國大戰的將領,說起話來,就更讓人信服了。
朱雄英說過道:“即便如此,也不得不放。一旦河間有事,樞密院這裡”
瞿能說道:“請殿下放心,半月之內,京師大軍,就能抵達河間府。”
朱雄英說道:“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好容易安撫了朱雄英,瞿能與解縉聯袂離開了。
瞿能與解縉打了招呼就回府了。但是解縉沉思片刻,就轉到去了內閣。
這也是南京與北京的不一樣了。
南京的內閣,是朱元璋臨時指定的。就是在宮廷之中一些偏遠的宮殿清理出來一座,讓內閣落腳。後來內閣地位提升,但也沒有做出更改了。
但是北京城就不一樣了。
北京城一切都是新的。雖然在大體規格上與南京一樣,但是在很多地方上卻可以隨意安置。
就比如內閣,
何夕將皇宮城最前面一片,全部劃入內閣了。有好幾座宮殿。雖然每一個大學士都未必能佔據一座宮殿,但是最少不至於,一群人擠在一座宮殿之中。
畢竟,每一個大學士都不是一個人。
他們身邊有一群人,各種屬官幕僚吏員等等。
何夕此刻的辦公地點就在文淵閣之中。
當然了,在何夕看來,所謂的宮殿,比起後世的辦公樓也大不到哪裡去。何夕以及何夕的團隊,幾乎將這座宮殿與附屬建築塞得滿滿的。
解縉過來求見。
何夕立即接見。
何夕也沒有與解縉廢話,說道:“怎麼樣?陛下可安心?”
解縉說道:“陛下還沉得住氣。”
何夕說道:“你我同殿為臣,今後宮中的事情,還有勞你多費心了。”
解縉說道:“請大人放心,我一定會竭盡全力,安撫宮中。”
何夕說道:“好。今後內閣的事情,你也要多多盡力,這天下遲早是我們的。對了,有一件事情,你可以先準備起來了。”
解縉說道:“不知是何事?”
何夕說道:“河間大捷之後,陛下可以登基了。”
之前沒有登基,是因為北京的底氣不足。如果沒有足夠的權威,登基不過是一場笑話,草臺班子而已。但是而今卻不一樣了。一旦河間大捷,令傅友德吃了敗仗,天下人就知道,北京不是輕易可以覆滅的。
這種情況下,北京就可以與南京爭奪一下正統的位置了。
這也是禮部的事情,解縉是朱雄英的人,這一件事情他來辦是最好的。
解縉說道:“下官明白。”
何夕親自將解縉送出宮中。
兩者之間,雖然好像什麼也沒有說。但是對彼此的心思,都很瞭然。
何夕很清楚,作為臣子,他做了不少逾越的事情。如果未來是封建王朝,何夕的下場,好不到什麼地方去。不過是霍光,曹操之中選一個模板而已。當然了。也有可能是諸葛亮。
不過機率太小了一點。
所以,何夕並沒有想過在這個位置做多長時間,這也是經過長時間的思考了。
何夕要做事,需要的是權力。而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