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大同戰役
因為就是這一段時間的一些事情,讓他被老爺子排除繼承人爭奪之中,他有過很多反思。但是有很多地方依然想不明白。不過,他有一點倒是明白了。
他兩個侄子,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晉王的心思從來是想著怎麼為天下之主。而不是當什麼晉王。
他雖然有這個心思,但是天下局勢安定,他也慢慢死心了。
而今忽然之間,老爺子不在了,兩個侄子居然明火執仗地打起來了,晉王頓時覺得天命在我。燕王沒有卞莊刺虎,一舉兩得的想法,但是晉王是有的。
所以,在晉王看來,他最重要的事情是發展自己的勢力。在自己勢力沒有起來之前,不介入南北之戰的主戰場。
大同重要不重要?
重要。
但是晉王看來,他一旦拿下大同,就意味著他很有可能與北京來一場大同爭奪戰。而大同固然有地勢,但是大同的地勢,是對關外的,而不是對北京的。
一旦他提前與北京對上了,隨著他本錢的消耗。一定會被南京控制住,將來的事情可就由不得他了。
甚至在晉王看來,大同落到北京方面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大同與太原之間,有一個天下聞名的關卡,那就是雁門關。即便飛雁都過不去的關卡。縱然到了火炮時代,雁門關依然是天險,晉王覺得,他只要守住雁門關,北京方面拿他沒有辦法的。
而北京方面兵臨雁門關,山西幾乎兩面臨敵,這兩面都被山巒阻隔。易守難攻,在晉王看來,北京方面只有不是腦袋被驢踢了,是不會輕易進攻的。
守住這兩條防線是很容易的。
這種情況,對晉王最為利好。因為他在南,則山西在南,他在北,在山西在北,如果一來,在南北雙方都是舉足輕重的,只有這樣,南方才會容許他的一些小動作。
他怎麼可能去救大同,他甚至樂見其成。
趙庸這幾句話,其實也是窺見了晉王的心思。
晉王也不裝了。冷笑說道:「南雄侯,本王的事情,無需南雄侯來管,大同之事,非本王可以干預的,南雄侯想求,自己去。」
趙庸冷笑一聲,也不多言,甩手離去。
晉王也下令,加強雁門關一線的防禦,在晉王眼中,大同已經丟了。
太原種種,朱雄英一行人並不知道。
他們對於攻打大同,也是抱著非常謹慎的心態。無他,大同是堅城。是北方戰線的重要支點。是魏國公徐達精心修建過的。即便而今火器大發展,想要強攻下大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非動用重炮不可。
即便動用重炮,大同城頭就沒有重炮了嗎?而大軍北巡,大部分都是騎兵,不是說其中沒有火炮。有的都是很輕便的,馬能馱著走的小炮,而不是重炮。如果用重炮的話,必須從北京調過來。
這一來一去,非一個月不可。
再加上攻城,沒有一兩個月是拿不下大同的。
雖然說,拿下大同這樣的堅城,花費一兩個月,簡直不要太賺了。但是而今何夕有很多事情要做,他是不可能在大同一兩個月的,他也不可能留朱雄英在此。
這會有很多人事上的紛爭。
最好的結果,就是突襲入大同城中。畢竟大同城中最少有一兩萬精銳,大同一下,大同下面各衛,估計也不會抵抗,數萬精兵就到手了,而如果打一場大同攻防戰,那就要下本錢了。
瞿能本來準備自己帶隊突襲大同城,但是朱雄英與何夕都不願意,畢竟瞿能在東勝軍中的影響力毋庸置疑
,一旦死在大同城中,橫生枝節。於是瞿能推薦自己的兒子瞿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