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朱雄英還是選擇了相信何夕。
葉沈淡然說道:「國公有什麼話,可以對何大人說。我不懂。」
北京皇宮東宮之中。
何夕與朱雄英正在下棋。
何夕倒是很鎮定,畢竟這一件事情他準備了三年了,而且還有姚廣孝去安排,他有什麼放心不下,特別是姚廣孝。這種算計人的事情才是姚廣孝的特長所在。
姚廣孝去了,比何夕親自去效果都好。何夕何必擔心啊?
而朱雄英可不是這樣。
朱雄英是一天之前,才得到鄧鎮可能有所舉措的訊息,入夜之後,才開始秘密佈置的。而今前面開打了。朱雄英還有一些不敢相信,處於一種過激狀態。
整個人好像在夢遊。
完全魂不附體,下棋更是亂七八糟。
何夕隨手就屠了朱雄英一條大龍。
看著何夕將朱雄英的棋子撿出來十幾個,已經棋子清脆的碰撞聲,還有黑夜之中的喊殺聲。朱雄英才如夢初醒,說道:「姑夫,瀛國公真的遇難了嗎?」
這是鄧鎮這一次計劃最大的敗筆。
雖然說,鄧鎮一舉一動都在何夕視線之內,但是鄧鎮必須等南京的訊息,卻沒有想過一件事情,不僅僅他在南京有眼線,何夕在南京也有眼線,朱雄英在南京也有眼線。
他有什麼自信覺得,有一件事情,他知道了。何夕與朱雄英不知道?
不過,這也有一個好處。如果不是確定藍玉出事了。何夕想要說服朱雄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朱元璋對朱雄英的判斷,也是對的。朱雄英之前的自信,是一種位未經世事的天真。以為天下本該如此。但是這幾年,朱雄英知道越多,見識越多,越明白事情不易,越知道很多事情,不是正確就能做的。
這也是為什麼朱元璋並沒有讓他直接繼位,讓何夕秉政這種結構來推行新法。
無他,等朱雄英真是深刻明白朝廷內部的情況。朱雄英很可能做出一個皇帝,一個政治家最有可能做出的決斷,那就是捨棄新法,維護統治。
而今,朱雄英不願意相信藍玉之死。並不是朱雄英與藍玉又多深厚的感情。而是因為朱雄英不原因相信,他在儲位之爭已經出局了。
是的,朱雄英的想法與鄧鎮一樣,覺得南京局面已經確定,天下大局已定。
即便拿下鄧鎮,也無濟於事。
如果朱雄英不諳世事,才會相信,一隅敵全國還能取勝?所以,他才反覆確認這一件事情。
何夕說道:「殿下,你已經問了第三遍了。殿下可以再等等,京師會有更詳細的訊息過來了。」
朱雄英深吸一口氣,將棋盤推到一邊,說道:「姑夫,我們該怎麼辦?皇爺爺有什麼安排?」
如果這個時候,朱雄英還不明白今日局面,大抵是朱元璋事先安排好了,那就太遲鈍了。
朱雄英與朱元璋,何夕知曉共同的秘密。更為朱雄英開啟了新世界大門,而朱雄英透過很多渠道,發現朱允炆是不知道這些東西的。這也是朱雄英一直安心在北京城,沒有想回去。並確認自己是皇儲的重要原因。
而今事實與朱雄英所想的不符。
朱雄英想來想去,有兩個可能。
第一個可能是朱允炆在南京做了手腳,挾持了朱元璋。朱元璋已經失去了對南京的控制權。
第二個可能,那就是這本來就是朱元璋的本意。
朱雄英相信那一個?
雖然朱元璋已經病重,但是朱元璋的脈案,朱雄英這裡一直有一份,他可以確信一件事情,朱元璋病雖然很重,但從來沒有失去意識,也沒有失去對宮廷的控制。畢竟如果朱元璋失去了對宮廷的控制。很多宮廷之中的訊息都不可能傳到他們的手中。
那原因也就顯而易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