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夕分給何遠思的任務,就是學習,並匯總北京國子監所有前沿的專案。
而
今北京國子監與南京國子監走向了完全不一樣的道路。北京國子監聚集了何夕能聚集的所有人才,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是何夕的徒子徒孫,與南京國子監完全不一樣了。
何夕更是將科學研究都放在了北京國子監之中。
最重要的有,蒸汽機專案組,火藥專案組,冶金專案組,機械專案組,良種化肥專案組等等。
以至於國子監每年研究費用就要有十幾萬元之多。
不要看,大明每年賦稅都是以千萬元而論的,就以為十幾萬不多了。恰恰相反,十幾萬元,足夠養萬人精銳戰兵了,打贏一場平叛戰爭了。在如果沒有何夕的權威壓制,這一件事情,根本不可能透過的。
既然下大力氣搞科研了,何夕也不能時時去關注科研進展,而何遠思正好在北京國子監上學,何夕順道給何遠思佈置了這個任務,同時也是給何遠思的教育。
別人的孩子就罷了。
何夕自己的兒子,一定要理解科學思維,與科學技術對社會的影響。
何夕心中一動,說道:「那火車怎麼樣了?」
何遠思說道:「還是不行。不過以我看,已經有眉目了。這幾年,冶金專案組那邊,有不少好訊息,往鋼水之中新增不少其他材料,能得到更好的鋼材。只要能穩定生產。火車僅僅是時間問題了。只是」
何夕說道:「只是什麼?」
何遠思說道:「孩兒覺得,蒸汽機船的價值遠遠在火車之上,畢竟蒸汽機船可以立即代替現在的船隻,效率大增,但是如果是火車的話,需要鋪設鐵路,這裡面的耗費太大了。」
何夕微笑說道:「不錯,你說的不錯。單單從經濟效益來說,蒸汽機船最方便。幾乎改成,立即就能有效益,但是火車卻不一樣了。不僅僅要造火車,還有建造鐵路。比起火車,鐵路的消耗更大。回收成本不知道到什麼時候了。但是從朝廷的角度來看,卻不一樣了。」
「即便沒有蒸汽船,水運便利性也遠遠超過了陸運,凡是有水運的地方,都要比沒有水運的地方更繁華。蒸汽船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而對於內陸很多地方,大軍往來,十石糧食運到前線,估計還沒有一石。這樣的地方,就是朝廷薄弱的地方,佔領吧,每年消耗巨大,不佔領,為敵人所用,卻為中國之患。但是有了火車,就不一樣了。就可以江山永固了。」
「我兒,我讓你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問題,不是讓你當商人。而是知道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權衡利弊,才能明白,怎麼做好一件事情,所以,你不僅僅要算小賬,也要算大賬。」
何遠思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孩兒明白了。孩兒一定會督促張師的。」
何夕說道:「不用,要尊重客觀規律,能行就行,不能行就等等吧。」
其實何夕內心之中是很急的。
何夕希望有完善的蒸汽機技術,在這一場戰爭之中全部推廣出去。畢竟,沒有什麼比戰爭消耗更大,也沒有什麼比戰爭需求更大。這是一個推廣新技術的好機會,同樣各種新技術,也是何夕勝利好幫手。
只是,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
欲速則不達。
父子兩人正說著話,忽然一個小孩子從外面跑過來,一把抱住了何遠思的腿。啊啊地亂叫起來。
正是何思南。
何思南而今才三歲了。早就會說話了。只是他最喜歡的就是瘋跑,尖叫。好像只有如此,才能宣洩自己的情緒。何遠思見了自己弟弟,將何思南抱起來。
「你怎麼還在這裡?快去吧。不要誤了吉時。」安慶公主說道:「今天可不是尋常日子。」
何夕一振自己的大紅官袍,說道:「放心,
我這就過去,誤不了時辰的。還早,還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