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文武之爭
方孝孺站穩腳跟之後,幾乎是沒有丞相之名,但是有丞相之實。
特別是這個時候,太子死了。朱元璋昏迷,但是國家機器還是要運轉的。而秘書監與內閣,是國家運作的核心,誰最熟悉這裡,方孝孺。
徐達,馮勝,傅友德三人。早已被朱元璋排斥在日常政務之外。文武分治這一件事情,朱元璋一直在做。除非軍事上的問題,也只有朱元璋質諮詢的時候,勳貴們才有發言權。
在開國之初,那時候還有中書省的時候,徐達是當過丞相的。並不是說,徐達沒有治國之才。畢竟領兵打仗本身也是需要管理才能的。只是徐達多少年沒有參與過政務了。早已生疏了。
緩急之間,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方孝孺暫時主持政務。
何夕內心之中,有很多想法。但也不得不承認徐達的想法,是最妥當的。
何夕說道:“叔父安排便是了。”
徐達說道:“那好,我聽說,你與錦衣衛指揮使毛驤有交情,宮中內外安堵,就拜託你了。”
徐達也是給何夕一個大大的甜棗。
隨著徐達的安排。
馮勝,傅友德,方孝孺陸續進宮。當然了,何夕也見毛驤等人,暫時將皇宮的守衛權力,掌握在他手中。當然了,毛驤等人也明白,朱元璋只是昏迷了,而不是死了。
即便想另投新主,這個時候也不是時候。
此刻,有何夕頂在前面。他們就不用承擔責任了。
只是隨著這三人入宮,事情發生了不一樣的變化。
問題不在馮勝與傅友德身上。
馮勝與傅友德兩人,雖然是老將,影響力也很大,但是問題是,在這個領域徐達勝過他們不知道多少。徐達在這裡,他們有什麼心思,也說不出來。只能陪著徐達在此,安安心心地當鎮物。
方孝孺可就不一樣了。
方孝孺本來就是天下一等一的聰明人,又在中樞多年,得朱元璋與太子的精心培育。而今才具早就超過了歷史上的方孝孺。而今又得到了一個機會。
方孝孺決計不甘心僅僅為勳臣們的陪襯。
等人到齊之後,徐達就講了一下他的方案,很簡單。徐達要封鎖訊息,大內一切照舊,等朱元璋醒來之後,再放出訊息不遲。
當然了,徐達也很清楚,即便是他封鎖訊息,皇宮之中,也不可能滴水不漏的。
別人不說,諸位皇子在宮中都有自己的眼線,甚至他們的母妃都在宮中,很多訊息是隔絕不了的。
不過,徐達封鎖的並不是對這些人的訊息,而是不讓大眾知道,怕引起恐慌。總之,徐達的想法,可以歸納為一句話,保持現狀,慎之以靜。
方孝孺對此並不完全反對,但是他也要為自己爭取利益。方孝孺說道:“魏國公誠然是老成謀國之言。只是,陛下諸子都在京師,陛下病重,不令子嗣來見,下官恐天下疑我等隔絕內外,朝廷大事,皆有章程。下官雖代領秘書監,然諸事皆決於上,兩月以來,天下不幸,喪信接踵,已經耽擱了很多政務。而今,令下官維持之,下官雖萬死不敢為之。”
方孝孺這一段話,讓馮勝連連點頭。馮勝說道:“方大人所言在理,我等武夫,想的沒有那麼周道,不知道,方大人覺得該怎麼做?”
馮勝之所以贊同,是因為他想與周王談談。
畢竟馮勝入宮之前,可不知道來做什麼的。而一進宮,就很難自由的與外界聯絡了。更不要說周王商議了。
對於這些人來說,朱元璋昏迷是一個機會。畢竟朱元璋就好像是一座大山一般,盤踞在這些人頭上,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而今朱元璋昏迷了。馮勝壓抑的內心也激動起來了。
他想要與周王商議一二。看看周王到底是什麼想法,然後為周王爭取最好的結果。
而今是最好的動手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