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一百二十二章寶鈔兌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二章寶鈔兌換 (2 / 2)

甚至何夕也不得不承認,大明在國際上,其實比後世中國要強勢多了。最少,何夕印的銀票,流通南洋各地,幾乎沒有什麼阻礙。大家唯一的感覺,就是銀票不大適合南洋的氣候,容易潮溼爛掉。

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也是剛剛開始的時候,南洋承接了何夕印刷大量銀票,才讓貨幣體系渡過了最危險的時候,而今就好多了。

楊士奇說道:“兌換寶鈔這一件事情,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南洋,蘇州,松江,福州。廣州都有支行了。只是還沒有多少生意。但是貨幣其他改革,還需要大人您拿注意。”

何夕對貨幣其他方面的改革,注意有三項,第一增加輔幣,鑄造銅錢。

這一件事情,朱元璋其實也在做,畢竟從蘇祿運輸過來的銅,也是要用掉的。

這也是何夕發現的一個問題,就貨幣來說,銀票最小面額,是一兩,甚至一兩的銀票都不是太多的。但是對於百姓日常生活來說,一兩太大了。之前的輔幣市場,是有大量銅錢,寶鈔,碎銀子填充的。

而銀票其實不適合日常很多場合的使用。

就好像南洋很多人覺得銀票容易爛掉。

這也是事實。

即便後世的鈔票,用的時間長了,還容易爛掉的。更不要說這個時代印刷技術,造紙技術都不如後世。當然了,這並不是說造不出,質量非常高的紙張。

請不要低估中國頂級工匠的能力。

如果用絲絹為材料造紙,定能造出質量非常高的紙張。但是那樣成本太高。

銀票是大規模印刷的。

何夕想來想去,只能尊重現實,尊重這個時代的客戶使用習慣,那就是讓百姓使用更多使用硬幣,也就是銅錢,還有小額銀元。大規模使用的時候,才用銀票。

當然了,這個大額,也就是一元,也就是一兩。

一兩以上全部用銀票了。

第二,就是對銀票的改革,何夕決定將銀票改成銀元。今後,沒有一兩銀票,只有一元紙幣了。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為質量問題。雖然不能用絲絹造紙,但是何夕也準備,改進鈔票紙張,加入棉花,麻,已經小部分蠶繭。用來造出更好的紙張。在質量與價格上做出平衡。

另外,也就是為了統一貨幣。讓碎銀子退出流通領域,讓天下貨幣都變得統一起來。更便於大明內外商業交流。

何夕說道:“下面沒有方案嗎?”

楊士奇說道:“下面準備了好幾個方案。我與鐵鉉碰了頭,覺得都不錯。”

何夕說道:“我就不看,直接送到京師。讓陛下過目便是了。這一件事情,終究需要陛下定奪的。”

何夕心中有一絲絲擔心,不知道,朱元璋心思如何。

是不是,會一如既往的支援他。

南京終究是政治中心,即便何夕在北京做下多大的事業,也要看南京的臉色。

而且何夕很清楚的認識到,這一件事情,並不是沒有受損的地方。何夕僅僅是引進了銀行,引進的現代金融體系,並不是說中國古代就沒有金融體系了。

幾乎遍佈全國各地的當鋪,金銀鋪,都是做這個的。

當鋪,做的是當東西,可以說抵押貸款,金銀鋪就是貨幣兌換。這裡面都是很賺錢的,可以說,非地頭蛇不能做的事情,這些權力大多都在是當地士紳手中掌握著。

要知道,中國地主階級剝削百姓的手段。從來不是單一的,不僅僅有直接剝削,還有間接的,也就是用金融方式剝削,也就是高利貸。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