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人定然不會做虧本的買賣。
價格自然低不了。
但這是必須的。
而陸家也不可能壟斷好幾個縣的物資。
但是遼東工廠卻不一樣,看似不小。但實際上最大的不過幾千人。有很多僅僅幾百人而已。何夕之前沒有說能賣,陳祖孝就已經私下準備挖人。看看能不能自已也搞一個廠子。
沒有別的想法,就是賺錢。
從這個角度來看,何夕的決斷很明白,除非何夕嚴厲禁止除卻朝廷之外的所有人辦工廠,否則,這種工業生產模式,一定會擴散開來的。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面對競爭,何夕置辦的這些產業,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何夕自己都不知道。
而今看來,也算是止損了。
當然了,陸賢這一次來,不僅僅是為了這個問題。陸仲亨在南洋越久,對大明的影響力越低,甚至於沒有。但是陸仲亨很明白一件事情,大明的權力在中樞,不要看陸家在南洋幾乎一手這遮天,如果搞好與中樞的關係,那麼將來也很有可能出問題的。
陸仲亨將陸家安置在南洋,也算是有利有弊。
弊端自然要想辦法補救了,那就是在中樞選擇一個得力的盟友,而陸仲亨想來想去,這個盟友只能是何夕了。一來何夕的身份地位夠高,何夕因為朱元璋的寵愛,再加上何夕自己的能力,身後有自己的勢力,在朝廷之上,或許比幾位國公稍弱,但已經成為朝廷上不可或缺的勢力。陸仲亨是朱元璋的嫡系,但是朱元璋年紀大了,陸仲亨也要想將來,至於其他幾位國公,魏國公不管事,宋國公沒有兒子,潁國公心思全部在兒子身上。陸仲亨想來想去,還是何夕最合適。
畢竟兩人曾經合作愉快嗎?
這一次,陸賢過來,是何夕親自寫了書信,派人去請的。不管賺錢不賺錢,只要不賠錢,陸賢就準備在北京城中砸一筆重金。
至於錢,陸家而今別的不多,就錢多。
一行人到了何府,何夕連忙迎了出來。與陸賢寒暄幾句,雖然迎入內室坐定。
何夕與陸賢感懷一些南洋的往事,征戰舊聞。就將話轉入正題之中了。
陸賢說道:“何大人,我父親的意思,你我兩家是通家之好,現在用得著我們陸家的,我們自然要出手助一臂之力。”
何夕說道:“陸兄言重了。這僅僅是一個機會而已,雙方互利互惠,畢竟天下錫器出南洋,今後遼東與北京這裡每年都會採購大批錫料,這也是一個機會。而遼東與北京生產的東西,也有相當一部分都要賣往南洋,而今朝廷虧空,這些廠子要發賣,自然想到你家了。”
“明人不說暗話,不要說你家不感興趣。”
陸賢說道:“明人不說暗話,好,朝廷虧空這個說法,說服不了我。我要知道,為什麼你要將這些下金蛋的母雞給賣了,不清楚這背後的原因,我是不敢下手的。”
何夕見狀,苦笑一聲,說道:“好吧。事情是這樣的。”
何夕將遼東窩案給說了出來。說道:“朝廷比較是朝廷,朝廷最主要的作用,是維繫社會秩序,維繫公平。而不是賺錢,賺錢固然好,但是如果是這個樣子,就太過了。這廠子如果在你手中,出現這樣的事情,我會毫不猶豫將你的廠子給罰停了。但是朝廷的廠子,只能罰酒三杯了。是以,這一點要改。”
這背後的很多東西,何夕並沒有細說,管理邊際效應,還回收貨幣,維持貨幣平衡,等等原因,何夕並沒有說,他擔心,他說了陸賢也不會懂的。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