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六十一章蒲州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一章蒲州社 (1 / 2)

第六十一章蒲州社

近鄉情怯,張大郎來到家門口反而不敢敲門了。

身邊的書童卻沒有張大郎這樣的心思,他幾步上前,拍開了大門,走了進去。很快宅院之中就響起一陣動靜。

一個老人拄著柺杖走了出來,見了張大郎,說道:“我的兒啊。”

張大郎跪倒在地上,雙目含淚說道:“父親,孩兒不孝,讓您受驚了。”

父子重逢,一番敘舊。不用多提了。

張大郎將這幾年的經歷,告訴老父。最後激動的說道:“父親,這是我這輩子最大的一次機會,為何大人辦事。也是我張家的機會。”

張父說道:“我兒,你要做什麼?”

張大郎說道:“請父親,給蒲州城中有頭有臉的人發帖子。請他們過來一敘。能在蒲州召多少人,就召多少人。”

張父沉默了好一陣子,一咬牙,說道:“我張家從前朝遷到這裡,已經三代了。多多少少也是有一些面子的。由我張家擔保,鄉親們自然是會相信的。但是我兒,有一件事情,你想過沒有。”

“這一件事情做好了。什麼也不用說了。但是一旦出了問題,我張家就不要想在蒲州混了。”

古代最重視鄉情,如果將自己的家鄉人都得罪遍了。那可不是簡簡單單不在蒲州混那麼簡單,簡直是社會性死亡了。

張大郎說道:“父親,這個機會,我一輩子難以再遇到了。”

張父說道:“好吧。”

張父所做就做,撒帖子將蒲州大族都請了過來。張大郎將情況一說,頓時議論紛紛。下面的人說都有。有相信的,有不相信的。

這些人都是看著張大郎長大的。覺得張大郎這個人,不至於千里迢迢來欺騙鄉親。而同樣這些人也都熟悉官府徭役制度。畢竟徭役制度是大明的根本制度,特別是北方,徭役很重,大家都服過徭役。

張大郎即便是將官報拍在桌子上,也不能說服所有人。

只是,張大郎很快發現,其實不用說服所有人。因為現實會說服人。

錢這東西,誰都需要。

特別是在這個時代的鄉村。自給自足的鄉村經濟,看似田園牧歌,但是且不說農業經濟的風險,單單缺乏硬通貨,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不管再自給自足,也不可能對外界沒有任何需要。

最簡單就是生病,總不可能連生病都不需要外面治療吧。

人總是要有求於外界的。

而小農經濟並不產出能夠與外界交換的硬通貨。糧食,布匹這些都有的。但是供應自己用完之後,其實並沒有剩下多少了。

沒有事情也就罷了。一旦遇見事了。小老百姓是一分錢也沒有的。

這也是為什麼,底層百姓交易物是糧食,而不是錢。

但是錢要怎麼來?

如果賣力氣能賺錢,天下人有太多人願意了。而且那裡都有哪些被逼到絕境的百姓。

於是,張大郎並沒有說服所有人。但是依然有很多人來找他。說他帶人去北京掙錢的事情,是不是真的。

不足半個月時間。就由上百人來找他。

這上百人又自己找了自己親近的人。比較出門在外,有一個關係親近的人在身邊,也算是又一個照顧。於是五百多人的隊伍就有了。每一個都帶著乾糧。然後張大郎出門,去了官府。拿出何夕的名刺。順利的都有了路引。

然後一路北上,來到北京。

此刻已經是秋天了。

而北京城已經不僅僅是地理名詞了。

已經開始挖掘地基。

軍中的動作,還是比較快的。周圍四個衛所被裁撤。再加上週圍衛所中,不願意當兵的人。一共有三萬餘人,全部在何夕麾下了。何夕以萬人為社,設立三大建築社。

就是北京第一,第二,第三建築社。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