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何夕的奏疏
這大臣大怒,於是就給楚王說,說范蠡的兒子在楚國犯事,有人造謠說這一次大赦,是為了讓范蠡的兒子逃脫,臣以為當斬殺范蠡的兒子,以昭示天下,絕無此事。
楚王就同意了。
范蠡評價自己的兒子,長子跟隨自己起家,起早貪黑,知道錢難賺,他心疼錢。而小兒子出生的時候,范家已經起來了小兒子整天花天酒地,根本不在乎錢。
所以,派長子去楚國的時候,他就當自己兒子已經是死人了。
這也能說明,朱標與朱雄英的不同。不能說朱雄英比朱標強,朱雄英而今的勇氣,近乎於無知的勇氣。而朱標卻是想太多了。
朱元璋說道:“將這封奏疏公佈天下。讓天下人議論一下。”
朱雄英說道:“是。”
而何夕這封奏疏之中,寫的什麼啊?
是關於北京三司的構想。
而今的北京城,還沒有修建成,僅僅開始選址了。未來北京派什麼樣的衙門,這個還沒有說的。是派一個北京留守衙門,還是安置北京六部等等。
而何夕卻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
建立北京三司。
這北京三司是規劃司,營造司,寶鈔司,或者銀票司。
規劃司的作用是,規劃北京城的整體框架,在什麼地方建造什麼。並掌管北京城的土地,將來如果北京城建成之後,何夕準備將這個規劃司,變成了北京府。
規劃司不直接負責營造,但是負責接受。負責監工。
營造司,就是專門負責營造北京城,已經北京城附屬工程的機構。營造司是何夕重點的重點,未來北京城的城池,北京城的工業體系,都是由營造司來辦。
甚至何夕已經準備,將遼東的工業,大部分都給遷移過來。安置在北京附近。當然了,遼東也有自己的好處,更多是重建。
而寶鈔司,就是銀行。
銀行負責兩個職能,第一個職能,就是回收寶鈔。
其實,何夕很多時候都想過一件事情,那就是不管寶鈔吧,另立新鈔的,這樣一來所需要的成本,所需要的金銀,要減少太多太多了。
但是何夕終於還是否定了這個想法。
一方面是朱元璋堅決不同意。
朱元璋自從覺得,發寶鈔就是變相剝削百姓之後,其實一直有些慚愧,廢除寶鈔雖然簡單,但問題是,即便元朝,也就此變鈔,也就是廢除舊鈔,另立新鈔。但是那個時候,朝廷依然保持了一段時間的舊鈔兌換。
當然了。很多百姓都不可能兌換得了。
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手中的錢,變成了廢紙。
這一點上,朱元璋是有切膚之痛的。他不願意讓百姓,重新吃這樣的苦。
另外一方面,何夕也要保證國家信用。
百姓不是傻子,寶鈔事情不解決的話,讓百姓相信新鈔票,幾乎不可能的。畢竟百姓也不是傻子,很多百姓一生的家產,也就那幾十張寶鈔。
一下子廢除了。
對民心的損傷太大了。
只是用銀票代替寶鈔也是要有時機的。
首先。這種銀票要有執行經驗,銀票制度好歹執行了好幾年了。大部分坑,也都踩過了。該有的問題,也都發現了。
其次,要有大量的本錢。
這一點,何夕很清楚,那就是日本的金銀。
傅友德在日本的奮戰,可不是沒有結果的。最少日本的金銀,源源不斷地流入大明,都存在內廷府庫之中,具體有多少,何夕並不知道,但是卻知道這是很大一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