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一百五十一章見解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一章見解縉 (1 / 2)

第一百五十一章見解縉

何夕在家裡安頓好之後。就直接去了國子監。

國子監是何夕在南京的大本營。

也是何夕最重要的陣地。雖然說,很多訊息,從各方報紙上,也能看出來一些。但是何夕很清楚,有些事情是不會看到報紙上的。

何夕需要從最前線瞭解第一手訊息。

國子監中,宋麟,蘇伯衡,等人都在,解縉自然也在。

此刻的解縉雖然年少,個子也不高。但是顧盼之間,頗有神采飛揚之感。可見這大半年,主持學報的解縉,在大明士林之中,已經算是一號人物了。

最少之前解縉在何夕面前是沒有位置的。

而這一次,說明京師整體的情況,宋麟與蘇伯衡兩人,也推解縉為何夕解說。

“大體就是這樣的。”解縉說道。

整件事情,自然是從開海之爭開始的。從一開始雙方互相掀蓋子開始。丁顯說開海弊端。解縉說高利貸之惡毒。丁顯說,開海導民趨利。壞天下風俗。解縉說,各地大行私刑,不以國家為念。

總之,打對方的軟肋。

但是時間一長。丁顯與解縉的爭論。就不走這個路子了。

原因無他,他們兩個人或許沒有事情。但是誤傷太大了。

朱元璋眼睛裡面不容沙子。他們兩邊爆出來的料,朱元璋都會一一核實,只要是真的。痛下殺手,絕不留情。兩邊這樣做。誤傷了不少人。畢竟朱元璋的錦衣衛是厲害。但是錦衣衛往多里算,也不過幾萬人而已。

要監控軍政,監控大臣,監控地方。監控藩王,等等。這分散開來,對於民間很多事情,他們所知道也未必有多少。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情況。

放到任何一個情報部門也是一樣的。想要知道的越多,經費就要越多。而朱元璋手中固然有錢,但也不會將大部分錢都投入錦衣衛之中。所以,古代傳的任何神乎其神的情報機構,大多時候都是吹的。

即便是二戰時候,不是還有一些情報員以編情報為生嗎?

朱元璋的耳目也不是無所不知的。

而今,下面人翻出來,朱元璋自然要處置。

解縉與丁顯沒有事情。解縉這邊,一些涉及海外的勳貴,被抓住痛腳不少。這也是因為何夕派系大多都是從國子監出身。在京師的大員不多。而且不得不承認有些教育程度高的人,也是比較有底線。

再有就是何夕派系,除卻何夕之外,沒有幾個身居高位的。黑點也少。所以火力都打在勳貴身上了。

於是,雙方就達成了新的默契。

但是這種默契,並不代表雙方之間的爭論,就結束了。

解縉是有能力的,他將永嘉之學拉過來,為何夕的移民政策作為背書。

之所以說解縉是有能力的。是因為解縉發現何夕的學說,與永嘉之學,並沒有牴觸的地方。甚至有很多重合的地方。何夕學說是講究科學方法論。邏輯學,為了避免與理學直接衝突,對哲學方面的一些東西,都沒有深談。

但是永嘉之學,在很多方面,與何夕的學說完美契合。比如義利一體,比如通商惠國。最重要的觀點,就是事功。這個觀點,與理學那種空談心性之學,簡直是水火不容。

而且如果往深裡研究,何夕所講的東西,更接近於一種做事的方法。而永嘉之學,高舉事功大旗,雙方簡直是一拍即合,無縫銜接。

雖然說永嘉之學,在南宋為顯學,有葉適等學者背書,流傳之廣,不下於理學。但是在入元之後,就銷聲匿跡了。流傳下來的很少。當代大儒之中,也沒有聽說誰傳承永嘉一派。

但是沒有傳人,並不代表失傳了。從故紙堆之中吹吹土,還是能找到永嘉一派的學說的。

更重要的是,永嘉一派作為儒家一門,在很多儒家的基本問題上,有很多理論與主張,這些東西彌補了何夕理論很多空白。有了永嘉之學的加成。何夕的學問更成體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