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說道:「兒臣想去北平督戰。」
朱元璋聽了太子這話,頓時緊皺眉頭。說道:「太子不典兵,自古如此。朝廷離不開你,你不要有這個想法了。」
太子說道:「父皇,兒臣覺得,身為父皇的兒子,如果不懂統兵之道。如何為天下之主?」
馮勝心中暗道:「看不見我。看不見我。看不見我。」因為皇帝與太子父子兩人說得太勁爆。軍權太過敏感了。即便是在父子之間也是如此。太子北上督軍,也就是將大明最精銳的野戰軍。納入麾下,這種情況下,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
馮勝一點也不想聽,一點也不想知道。
朱元璋好像聽出了馮勝的心聲,說道:「馮勝,你先下去準備吧。北伐之事,兵部,五軍都督府那裡事很多。你跑一趟吧。」
馮勝自然知道,這是要讓他迴避。當然了,這也是實話。朝廷是一個很龐大的部門。即便是朱元璋答應了,很多流程也是要走的。馮勝立即說道:「是,臣這就去。」
隨即急急忙忙走了。
馮勝走後。朱元璋一擺手,在這裡伺候的宮女太監,立即下去了。
朱元璋看著太子,說道:「說吧。你想做什麼?」
太子說道:「兒臣,沒有想做什麼。只是覺得太子不典兵。固然是慣例,但李建成是怎麼死的。也讓孩兒憂心。」
朱元璋大怒,說道:「你覺得我是李淵嗎?」
太子立即跪了下來,說道:「孩兒不敢。只是午夜夢迴,「靖難」兩字,讓孩兒坐立不安。」
朱元璋一時間,沒有什麼脾氣了。
朱元璋還是最看重這個兒子的。對於靖難的結果,當初也是憤怒之急。但是他到底與太子的身份不一樣。燕王到底是他的兒子。而在太子這裡,兒子與弟弟是完全不一樣的。
朱元璋很後悔一件事情,那就是讓太子知道了未來的事情。
在朱元璋想來,如果太子不知道歷史有這個走向。他已經安排將各藩王,壓制的壓制,發配的發配。將來很難有能威脅到太子的人。而太子本性也沒有想對自己的兄弟做些什麼。說不定,兄弟們能和睦相處。但是太子知道之後,很有可能走上矯枉過正的局面。
而今,正如朱元璋的猜測應驗了。
太子在這一件事情心結太深了。
太子提起李建成,就是暗示自己擔心成為李建成第二。朱元璋說自己不是李淵,是他自信能安排好一切,不會出現這樣的局面。但是太子名義上認錯。其實,完全不相信朱元璋的安排。
但是朱元璋覺得,他犯一次錯,豈能會犯第二次?
只是這種理由是說服不了太子的。
朱元璋沉默了好一陣子,說道:「你到底想怎麼樣才能安心?」
太子說道:「兒臣不知道。不過,封藩之策。已經是朝廷國策。總要推行到底。兒臣沒有別的想法。」
朱元璋說道:「那你還要去北平,你的身體,還是在南京,哪裡也不要去的好。好好保重身體,比什麼都強。」
這一句,太子心中咯噔一下。
這是太子一直不願意去想的事情。
那就是他的生命還有多長時間。洪武二十五年,距離現在,已經沒有幾年了。雖然這些日子,讓人請脈,一直沒有什麼問題。戴原禮也不是庸醫,按理說,是能相信的。畢竟太子這一段時間,一直注意養生。
但是壽命也是他一塊心病,對於燕王的擔心,太子還有辦法。但是對於這種天命,太子是一點辦法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