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六十九章 太平鋼鐵報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九章 太平鋼鐵報告 (2 / 2)

畢竟朱元璋下令調查的。人數即便有差距,大抵是一些少數民族的人丁沒有算進去。也差不了多少的。可以說,一個鐵廠所需要的人丁,就已經是一個縣所有人了。

還有鐵廠所需要的場地。

古代的很多縣城,都是三里之郭,五里之城。也就是周長十餘里的小城,放在後世,未必有一些小區大。這裡說的並不是天通苑那種特大型小區。尋常小區就勝過古代的縣城了。

這綿延幾十裡的廠區,雖然因為要靠近河道,大概也就一兩裡寬。但是算起來,也比很多府城的面積都大。

其中所消耗的財力物力都不用說,單單是土地就不好說,畢竟靠近河道,好澆地的土地,從來是最好的。何夕大手一揮,畫出來的都是最好的土地。這些土地的價值有十幾萬兩,甚至更多,都是說得過去的。

在何夕看來,一個僅僅算說得過去的太平鐵廠的專案。但是朱元璋這裡,就是吃掉他半個北伐支出的銷金窟。

何夕其實並不明白。古代中國與現代中國的差距。

並不明白,一個物資匱乏時代,與一個物資過剩時代的不同。

在他看來,他提出的這個工程,除卻在土地上有些開支以外。其中種種,後世大部分縣,不,甚至某些鄉鎮來投都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他並不知道,在大明這裡,就很有可能是大明朝廷除卻戰爭,俸祿以外,甚至超過修孝陵之外,大明第一工程。

不是說拿不出來。而是任何時候財政開支,都是有丁有卯地安排好了,忽然拿出這大一筆錢,根本不大可能。

皇帝手中也沒有餘糧。

何夕滔滔不絕地將自己太平鐵廠專案說完之後,也發現朱元璋的臉色並不是太好的。這才訕訕地說道:“陛下, 其實不用那麼著急的。反正而今煤還沒有搞定。我這一段時間再查查,看看長江沿岸,哪裡有煤礦?如此長江沿岸沒有,可以看看長江各支流的沿岸。”

“不用了。”朱元璋說道:“銅陵有煤礦。我已經安排好了。最近就可以開採,從你的工理學院之中調集一批人手過去就行了。”

何夕一聽,說道:“這就好辦多了。如此一來,長江聯絡兩地,太平鐵廠,今年就能執行起來。”

朱元璋嘴角微微抽動,不知道怎麼才能告訴何夕,他沒有錢了。

是的。雖然從洪武五年到洪武十四年這將近十年的時間之內,朱元璋都在休養生息,並沒有大動干戈,是存下來不少錢糧。但問題是,去歲三十萬平雲南,今年大出師。而今還在準備在草原上營造城池,這哪一項不是大開銷。

如果說大明財政而今處於破產邊緣,那自然不是的。朱元璋的家底還沒有這麼單薄。但是如果說大明財政緊巴巴的。如果再來這一筆看上去最少百萬兩級別的開支。朝廷就一點積蓄都沒有了。

朱元璋本質上,是不喜歡冒險的人。不管是軍事上的冒險,還是財政上的冒險。

他才不想讓大明財政陷入這樣的窘狀之中。

朱元璋咳嗽了兩聲說道:“何夕此事從長計議吧。這一件事情,不急。”

何夕說道:“陛下,不能不急啊。大型工業建設,一年是修建不好的。我估算過,太平鐵廠即便而今馬上修建,等完全修建好,也要一年,甚至更多時間了。而且太平鐵廠修建好之後。想要真正滿負荷運作,估計兩三年就過去了。”

“任何工業專案,必須要考慮硬體與軟體,甚至軟體要比硬體更重要。最少要培養萬餘技術工人,這是比修建太平鐵廠更難的事情。”

“而且太平鐵廠的意義,並不在於太平鐵廠本身。”

“是的。我承認太平鐵廠甚至不能算是工業專案,他只能算是過渡。但是如此大量規模鐵廠建設,一旦成功,就能複製到全國各地,將鐵打成白菜價,真正讓大明進入鋼鐵時代。”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實驗專案。越早越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