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十七章 倭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七章 倭寇 (1 / 2)

第十七章 倭寇

何夕在洪武年間這一段時間,最大的感觸,就是武德充沛。何夕幾乎不用考慮打仗的事情,似乎大明一直從一個勝利到另外一個勝利,限制大明朝的從來不是敵人。而是地理。

而陳祖義,說起來是一個大海盜。但是才多少人。不過萬人。即便他聯合南洋群盜,其實也沒有多少。最少在大明這邊來看,根本不算什麼。

怎麼能打不贏啊。

湯和冷哼一聲,說道;“你們這一代,注意是贏得太容易。聽打勝仗多了,就覺得做什麼都能贏,卻根本不分析一下。”

“首先陳祖義遠在南洋,大軍到了南洋,能不能找到陳祖義,南洋島嶼眾多。這陳祖義躲起來怎麼辦?勞師遠征,徒勞無功。到時候,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其次,大明天兵君臨南洋,對付的僅僅是陳祖義,你自己相信嗎?南洋諸多君王相信嗎?須知,蒙古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卻在爪哇吃了大敗仗。是蒙古人不如爪哇?是因為實在鞭長莫及。”

“到時候,朝廷打的就不是一個區區陳祖義了。到時候南洋局勢該如何應付。”

“真要打,也不是打不贏。但是要動大兵,最少數萬水師。再加上勞師遠征,其規模,或許比不上雲南之役,但決計不少,沿海衛所幾乎都要動用了。這麼大的代價,真的值得嗎?”

“朝廷不做別的事情了?”

何夕聽了暗自慚愧。

何夕自己反省自己。覺得洪武年間軍事勝利不斷,並沒有什麼大敗仗。或許並不僅僅是因為開國之初,武德充沛。而是以朱元璋為首大明朝廷是真正懂軍事,懂打仗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兵不輕發,發則必中。

就好像與蒙古的戰爭,洪武五年之前屢屢進攻,大有滅此朝食之意,洪武五年,徐達與王保保巔峰對決之後,朱元璋判斷,元根基尚在,一時不可滅。就立即轉變戰略。

雲南梁王獨立十幾年,如果不是殺使之事,朱元璋還要優容他。

並不是朱元璋脾氣軟,大明不要面子。實在是,在考慮國家大事的時候,朱元璋向來務實。不會因為一二人之生死,而貿然動兵。這雖然覺得有些對不起那些為國而死的使臣。但朝廷有時候,就必須如此現實地思考。

比起,使用武力,節制武力。更體現一個政治家的智慧。

何夕也是忘記了,大明對南洋的開拓,是鄭和下西洋為起點的。在此之前,南洋對大明其實並不是順從的。國家之間的交往,也是以實力為尊的。大明再強大。對於南洋的國王們來說,那都是天邊的。中原的兵鋒不及南洋,不讓他們看看厲害。什麼事情都不好辦。

陳祖義萬餘人馬,反而是一件小事。

南洋諸國是否對大明順從,才是大事。

何夕說道:“湯叔叔,是我想差了。那倭寇是什麼樣子?”

湯和說道:“倭寇與陳祖義也差不了多少。他們的根基不在東南沿海,在日本,騷擾東南,也只有兩條路,第一是順著琉球南下,從琉球而寧波。一條是直接西進,沿著朝野沿海,到遼東山東一帶。”

“討伐日本,說起來容易。但實際上勞師遠征。耗損無數。陛下,其實一直想政治解決。多次去信,讓日本國王足利家,約束民眾,平息倭寇。但是日本不給面子。這才與日本斷貢。”

“對付倭寇,關鍵在琉球。是以朝廷厚待琉球。遷漢人百姓入琉球。就是想以琉球為屏障阻擋倭寇南下。”

“倭寇的數量其實也不多,能有千人就算大股了。”

湯和嘆息一聲,揉揉自己的太陽穴,說道:“其實就一句話,沒有千日防賊的。但是而今偏偏要千日萬日的防賊。真是麻煩。”

或許在嘉靖年間,倭寇海盜做大。但是在洪武年間,這海上的威脅,還真是疥癬之疾。你說有事吧,事情不大。但是讓人難受得緊,想要解決,卻是 非常難的。而且反覆發作。

湯和打過不少險戰,惡戰。都沒有將他難住,唯獨今日這局面,讓湯和抓耳撓腮,嘆息未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