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國公一愣,說道:“試卷。”
何夕說道:“對,試卷。”
就在曹國公與何夕講起試卷的時候,國子監另外一個地方也在談論試卷。
宋訥值房之中,他此刻正拿著一張試卷。他細細看著試卷,看著試卷上的題目,與標註的分數。眉頭緊鎖,對身邊的貝瓊說道:“何夕這又是搞什麼?”
貝瓊說道:“下官也不知道。只是知道,他一夜之間,變出數百份試卷。並分科考試,分別考,經學,史學,數學。三門,每門都有一百分,而題目也從來沒有見過。下官覺得大人一定感興趣,就送過來了。”
宋訥這才仔細看試卷上的題目。
經學一卷上,最開始填空題,其次是選擇題,再次是問答題,最後是辨析題。填空題古人也是常考的。所謂明經考的是這個。後面的題目,卻是宋訥沒有見過。
宋訥琢磨暗道:“這題目似乎不錯啊。”
八股取士之所以盛行,其實並不是全天下的人都不知道八股取士的危害。甚至談及這一點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幾乎什麼時間段都有,就拿而今,楓林先生朱升,也就是給朱元璋提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朱升。他就反對八股文。甚至反對科舉對經學的傷害。
只是一直沒有找到一種能夠代替八股文的考試方法。
而今這種題型加上百分制。似乎很能保證公平這一點。
宋訥第一時間想到,能不能用在國子監的教學之上。
這一段時間,宋訥狠狠地反省了自己。雖然他依然對何夕討厭得很,但已經開始學習何夕一些手段。師夷長技以制夷嗎。
不過,宋訥問出了他最想不通的問題,說道:“這試卷,何夕是怎麼弄的?”
其實,古人向來聰明。宋訥看了一會兒,就發現這種題型最大的問題,就是字多。
沒錯,就是字多。
因為這個時代印刷術不發達。如果都弄成這種試卷,或許一些大型考試,如科舉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下面小考試,就很難印刷試卷。因為並不是每一個學校,或者每一個府縣都有豐富印刷作坊的。
而且將考題拿到印刷作坊去印刷,也是很容易洩密的。造成更多的不公平。
而八股文的題目,根本不用印在試卷上,只需考試的時候,臨時通知就行了。反正也就一行字而已。
宋訥接觸過印刷。對印刷也不陌生。但是他依然對眼前的試卷如何印刷,感到了好奇。
貝瓊說道:“下官也不知道啊。”
宋訥說道:“那就算,不是正考試嗎?你且回去吧。”
貝瓊立即行禮告退了。
貝瓊走後,宋訥放下手中的試卷,這才忽然發現,他手中好多地方,都沾上黑色了。是試卷上一些字在掉墨。他此刻才注意到這些字的筆鋒字形。
宋訥說道:“這好像不是刻出來的,而是用硬筆寫出來的。”
宋訥細細想想,他委實想不出來,這試卷到底是怎麼弄出來。他心中暗道:“難道真的向何夕請教嗎?”
宋訥非常不願意給何夕低頭,他們的恩怨不僅僅是學術之爭,還有權力之爭。他從來不覺得,在何夕的眼中,自己有什麼好形象。
不過,這種新的印刷術,影響太大了。
讓宋訥不由心動。
“算了,且等等。”宋訥暗道:“我不相信看出這種印刷術的作用的人,只有我一個。看看別人怎麼說。只要有別的衙門用,就繞不過我國子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