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朱元璋看來,卻不是這樣的。
這就要問一個問題了。
什麼是好官?
在何夕看來,是為百姓做主。為百姓謀實惠。
但是在朱元璋看來,不,應該是傳統儒家之中,不生事就是好官。
為什麼?因為大部分官員所謂作為,所謂政績,都是毫無用處的。還需要百姓為他們的作為政績付出代價。
朱元璋想要的是維持性的政府,而何夕下意思將政府職能與後世政府對等,是一個全能型的。幾乎什麼都管的政府。
這兩者之間,差距簡直是天壤之別。
在制度上,朱元璋就沒有想過讓下面的官員做什麼大事。只要將百姓安撫好。教化才是地方官的第一要義。而且地方上要那麼多錢做什麼?
疑心病很重的朱元璋表示,想造反嗎?
所以,地方官在財政上受限,到底是有意還是無意?
就何夕而言,在財政上的吐槽,他還能說三天三夜。
不過,朱元璋既然不讓說了。何夕自然接著往下面說。何夕說道:“接下來,就是政府現代化。”
其實,何夕說這些是有邏輯的。
首先完成軍事現代化,穩定朝局。然後解決財政現代化,從而讓朝廷有更多的可支配資源。然後,才是政府現代化。
“所謂的政府現代化。其實就是對而今朝廷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何夕說道:“因為,這一道體制,無法適應未來的發展。”
“首先朝廷管理能力,官吏分流,其實朝廷之中真正做事的是吏員。而吏員卻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甚至在政治上受到歧視。很多吏員只有犯罪才能有足夠的收入。這一點,陛下應該是知道的。”
朱元璋點點頭,說道:“車前店腳牙,無罪也該殺。”
所謂之牙,就是衙。是衙役的意思。
各地吏員,簡直如狼似虎,荼毒百姓。雖然這些人權力不大。但是對普通百姓來說,卻是權力大到無邊了。根本沒有辦法對抗。
朱元璋當年四處行乞,見過聽過不少此輩的惡事。
即便他當了皇帝,好幾次肅清吏治。但是下面到底肅清了幾分。朱元璋也不敢有太樂觀的猜想。
“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官吏一體。讓官員從吏員之中選拔出來。讓能真正做事的人。成為大明重臣。”
朱元璋一聽這個建議,就直皺眉,說道:“讓吏員當官,倒不是不可以。但是此輩道德敗壞。不直大臣體。”
在洪武一朝,各方面都缺人。吏員升任官員的有不少人。如果吏員連續九年考績不錯的話,是能當官的。雖然當不了什麼大官。後來科舉興盛之後。卻再也沒有了。
原因很簡單。科舉體系需要大量的官職。怎麼可能讓吏員出身的官員侵佔啊?
朱元璋對吏員整個團體都是歧視,這與之前,車前店腳牙,無罪也該殺,也是對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