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拍著城頭牆磚,一下一下的。說道;“但俺依然很欣慰,俺總是留下來一些什麼,俺這老東西,留下來的東西,六百年後,還能為天下百姓遮風擋雨,但是又很傷心。俺朱某人六百年餘蔭也算盡了。”
朱元璋說到這裡。
沉默了。
面對六百年都聳立在這裡的聚寶門,後世的中華門。就好像面對六百年滄桑歲月。
很多人都說出話來。
這種滄桑之感,又豈是言語能夠表明的。
好一陣子,朱元璋說道:“何夕,我們這次談話,不是君臣,也不是翁婿,而是古今,俺問你,你覺得俺是什麼樣的人?”
何夕說道:“陛下英明神武,從布衣起身,十數年掩有天下,非常人所能及。”何夕還想拍馬屁。
朱元璋說道:“那麼你這麼擔心俺殺你?”
朱元璋這一句話,猶如長刀,直接插入何夕心中,何夕臉色一白,身體搖搖欲墜。朱元璋將何夕內心之中最隱秘的擔心掀開。讓何夕內心深處的秘密,大白於青天白日之下。
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應對。
朱元璋卻毫不在意,說道:“你讀書多少年?”
朱元璋沒有繼續追問,讓何夕緩了一步,何夕收拾心情,額頭依然見汗,說道:“從幼兒園開始,小二十年吧。”
朱元璋說道:“俺看了你們的教材。也不知道是你們那邊刻意的,還是其他原因,這教材明顯有問題。你知道什麼問題?”
何夕這個緩過神來,心中暗暗腹誹,心中覺得,後世教材有這麼多專家定奪,哪裡有什麼問題。但卻不能表明出來,說道:“臣不知,請陛下指點。”
朱元璋說道:“有術無道。”
何夕說道:“有術無道?”
朱元璋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你看不起儒學吧?”不等何夕回答說道:“一些腐儒,俺也看不起。只是儒學千年以來,最重道德文章。這些道德文章固然無用。但卻是教人如何做人。而人學會做人。才是一輩子要學習的事情。”
何夕心中暗道:“我們也是有思想品德教育的。”說道:“陛下所言極是。”
朱元璋聽出了何夕的口是心非。說道:“俺就教你一課。儒學學問,分為小學與大學。小學為蒙學養正。就是句讀訓詁。而大學才是治國安邦之道。”
“而小學與大學之間是什麼?吾十五有志於學。”
“是立志。”
“人只有想明白,這輩子要做怎麼樣的人。才能針對的去學不同的學問。天下學問是學不盡的。讓武夫學章句,固然不能說無用。但絕非必要之學,更何況一個人從內心深處想做什麼。才有最大的動力。”
“人如果不能正視自己的內心深處想法,反而追去表面功夫,這種人很難說是真正活了一輩子。”
朱元璋轉眼看何夕,一眼就看到何夕,表明上恭恭敬敬,內心卻不以為然。朱元璋說道;“你不要小看,立志這兩個字,乃是學問第一重功夫。也是所有學問根基。而你的這些教材,似乎在這上面沒有下什麼功夫,反而在具體事務上下功夫極深。俺只是不知道,你們每一個人都能用到這些知識嗎?”
面對朱元璋的問題。何夕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是沉默而已。
好在朱元璋沒有細究的想法。繼續說道。
“而如何立志,更是學問要害所在。”
“其實俺回想當年,少年時,沒有學過這些,但是俺見慣了山河破碎之色。當時俺發誓,讓俺一日掌權,俺定然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至於做皇帝,那是從來沒有想過的。”
“或許,你覺得俺給自己臉上貼金。不管之後有什麼變化,但是俺的初心,本就是如此。所以,天下義軍紛紛,唯有俺朱元璋所過之處,秋毫無犯,號稱菩薩病,別的義軍,各種作孽,俺從來沒有做過,即便是胡大海他兒子,也是俺手刃之。”
說到這裡,朱元璋也閉上了眼睛。
這一件事情,朱元璋現在想來,也覺得心中不是滋味。當年胡大海主持大軍征伐浙西。幾乎掌握了朱元璋三分之一的軍隊。胡大海的獨子在後方倒賣軍糧。被朱元璋冒著胡大海叛變的風險。就地正法。
而胡大海終究沒有辜負朱元璋。
只是,胡大海英年早逝,卻絕嗣無後。
朱元璋不後悔殺了胡大海獨子,只是對胡大海無嗣這一件事情,有一點歉疚。
“俺初心如此,而今也絲毫未變,你以為俺會因為一點點未來的威脅,會殺了你。是你小看了俺。也高看了你自己。”朱元璋說得斬釘截鐵。但內心中卻未必是這樣的。
其實,這一段時間,對朱元璋來說,也是一場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