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一卷,吾心安處是吾鄉 第四十九章 對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吾心安處是吾鄉 第四十九章 對質 (2 / 2)

何夕本意是想要東拉西扯與郭桓拖時間,但是說了幾句,就覺得不對了。這郭桓一方面是話裡有話,另外一方面,卻不撕破臉,似乎也在拖時間。

何夕心中轉了心思,說道:“郭大人,我敬你是一個人物。有些兜圈子的話,就不用說了。其實,我與郭大人見過這幾次面。卻相信一件事情,郭大人是真有戶部尚書之才,不,有宰相之才。只可惜,走到了而今這個地步。”

“我真為郭大人惋惜。”

何夕說的有幾分誇張,但是並不算錯。

在貪汙這一件事情上,郭桓能將官面上全部擺平。能經營的上上下下,滴水不漏。這種能力,如果用在正途之中,當一個戶部尚書未必不可。甚至當宰相,或許有些過了。但是天下宰相,也不是個個都能力超群。郭桓總比那些備位畫押的三旨相公強一點。

郭桓臉色不變,說道:“可惜大明不需要丞相。”

何夕說道:“能告訴我為什麼嗎?”

郭桓說道:“為什麼?為了政績。”

何夕一愣,這個答案超出何夕預料之外。他想過很多。比如郭桓有一個悲慘的童年,他需要錢之類的。但是何夕萬萬沒有想到,郭桓居然是為了政績。

這簡直是背道而馳。

誰不知道朱元璋對貪汙的零容忍,一個想要政績,想升官的人。為什麼會犯下如此錯誤。

這簡直是一個笑話。

郭桓有些悽慘地冷笑一聲,說道;“怎麼不相信。你知道大明有多少官?”郭桓不等何夕開口,說道:“京師加上地方,有品級的官員,大概有一萬兩千人。你知道杭州有多少官員,僅僅是杭州城中,也不過四五百人。多嗎?一點都不多。你知道不說浙江,單單杭州城中有多少事情。田賦要徵收,城牆要修建,錢塘潮水兇猛,需要修建堤壩。城中街道需要清理,道路修繕。徵收商稅。還有各種姓名官司,至於修建水利,勸學之類,不知道有多少。這需要多少人來辦?”

“杭州在職吏員有多少?而為衙門奔走衙役有多少?”

“整個杭州城中,為衙門奔走的白衣,超過一萬人。這還是最少的。”

“這些人都要錢的。”

“朝廷徵賦稅,雖然讓各地留存,但是這很有限。而且各地轉運,直接讓縣裡對接各地衛所。或者對接朝廷,由糧長運輸我堂堂布政使,手中的錢糧,非常有限。但是想要辦事,怎麼能沒有錢。”

“這錢從什麼地方來?”

“從各地地方挪用,讓大戶捐輸。”

何夕冷笑說道:“但是浙江虧空最少一兩百萬石糧食,你給朝廷的賬目也虛得很。這就是你求的政績?”

何夕對大明基層不大瞭解。但是有些情況,他還是知道的。

郭桓說得對。

朱元璋搞出的財政體系,十分混賬。

最大的問題是,朱元璋將事情的發展當成靜態的來看。而不是動態。更是對官員不信任到了極點。基於這兩個原因。朱元璋設計的財政政策。

首先,很僵硬。比如各地的糧稅,並不是從縣運輸到府,府運輸到省,省運輸到中央。而是縣直接對應某一個消耗糧食的單位,比如某衛所。或者京師某倉庫。不經過官員之手。

在朱元璋看來,這種辦法讓百姓自為之,可以減少貪官汙吏對百姓的侵害。

其次,根本談不上體系。

雖然在各縣府賦稅有留存。但是留存是從什麼地方算的。是原本定下來的縣中各種開支的總和。如果之前某一年縣裡各種開支是一萬石,那麼縣裡留存一萬石,其餘全部啟用。更重要的是,這一萬石是以前分配好的。縣衙多少,巡檢司說是,縣學多少等等。

也就是各地財政幾乎沒有自由度可言。

不要說縣令了。就是布政使,他都沒有多少可以靈活支用的錢。

簡直是將官員當成賊來看。

好吧,在朱元璋看來,這官員就是賊。比賊還狠。故而朱元璋儘可能地將一切錢糧固定下來,減少官員上下其手的餘地。這也是朱元璋的一片愛民之心。

因為在朱元璋看來,但凡給官員自由裁量的權力,官員一定會將這些自由裁量的權力用來做壞事。即便是現代,一些地方官僚的嘴臉也是如此的。

只是,這也極大地副作用。

任何事情都要錢的。即便是當官正想有所作為的時候,也是有錢的。當官的沒有自由支配的錢。那是什麼事情都做不了。故而郭桓這樣說,也未必沒有道理。

但是。有道理是有道理,這也算是大明的弊政之一。不過看郭桓如此。就知道,朱元璋如此設計制度是有道理的。朱元璋都已經將官員當賊來防範。結果還出了郭桓這種驚天大賊。

郭桓如果真是為了政績,稍稍動動手腳,之後再將錢糧補上就行了。

但是幾百萬石錢糧,足夠朱元璋再打一場鄱陽湖之戰。這是為了政績?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