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多了幾道工序,但是不到一刻鐘。就已經將鐵甲所需的十幾片甲冑鍛造成型。
即便如此,降低了加工難度,但也只有鋼鐵有良好的延展性才行。如果用生鐵的話,承受幾下,非崩碎不可。即便是加熱也是不行的。
這十幾片鐵甲,共計胸甲,臂甲,腿甲,等十幾片。立即有幾個工匠上前,用一指寬牛皮條,將十幾片甲冑編織在一起。
就這樣。
一副嶄新甲冑就在眾人眼前鍛造成型。
何夕說道:“太子,魏國公,潁川侯,西平侯,這工序還有需要打磨的地步,而今粗粗能看而已,還請諸位不要見怪。”
魏國公徐達說道:“何秘書太過謙虛了,這哪裡什麼粗粗能看,簡直是巧奪天工。”
徐達跟隨朱元璋一路摸爬滾打到而今,他自己都督造過兵器。自然知道一副甲冑需要多少工時。別的不說,一百多片甲片。一天都打造不出來。更不要說其他工序。
而今才不過一會工夫,就能打造出來。徐達估算,只要鋼料足夠,一天下來,足夠打造二十副左右。而且這僅僅是一架水車而已,整個工藝之中,大多數都是成熟工藝。
很容易複製。
以徐達的判斷,很容易推廣開來。畢竟江南水鄉,有太多河流了。足夠佈置水車。
軍器局上萬人,如果全部改成而今的模式。不知道多少可以日產多少。單單這一點,就足夠稱得上巧奪天工了。
傅友德說道:“國公說的極是,不過,甲冑乃是軍器。最重要的是實用,何秘書,可否一試?”
何夕說道:“並無不可。只是我沒有準備。”
傅友德哈哈一笑,說道:“這又何須準備?”隨即聲音調高,說道:“來人,將甲冑架起來。”
片刻之後,一個簡單的木架子給拿了過來。將甲冑撐起來。然後傅友德親自持弓,只聽“崩崩”兩聲,已經射在甲冑上了。只是根本沒有射入甲冑,已經被彈開了。
眾將上前一看,甲冑上僅僅有一個白點。
傅友德說道:“放近點。”
傅友德再次射箭。但即便僅僅二十步,傅友德也沒有射透甲冑。
傅友德武藝超群。他先從紅巾軍,後從明玉珍,再從陳友諒,憑藉的就是一身武藝。二十步之遠,傅友德不是沒有見過。但是那都是精工良匠,細細打磨,可以說每一個都是經年累月之功,存世的也沒有多少府。可以說那都是武勳家族傳世的寶甲。
而這鐵甲,傅友德親眼看到的,幾乎是一會工夫就打造出來的。正因為打造如此容易,這甲冑都是配給士卒用的。也是因為打造如此容易,傅友德下意識覺得質量也不是太行的。
但是而今情況,讓都會懷疑人生了。
懷疑他一輩子苦練弓馬,還有什麼用?如果一小卒都用這種甲冑。他的騎射之術,還能射死誰?
“好甲冑。”沐英大為振奮,說道:“太子殿下,何秘書造出如此甲冑,大功一件。臣替何秘書請功。”
太子也上前細細看過甲冑,說道:“好,孤回京之後,定然給何秘書請功。”
沐英雙眼放光,說道:“不過,既然開始試了,就試到底吧。”
太子頓時明白沐英的意思。
沐英是見獵心喜,想要試驗甲冑的極限。只是甲冑何夕的功績,而今在這麼達官貴人眼前,他對甲冑破壞性實驗,不知道的,還是以為是砸何夕的場子。
所以沐英先將何夕的功勞敲定。接下來,就要沐英的手段。
太子輕輕一笑,說道:“何弟,你覺得如何?”
何夕說道:“西平侯儘可隨意?”
“好。”沐英一揮手。幾根火銃被下面人拿了出來。
在大明將領之中,沐英是畢竟擅長用火器的。而今雖然還沒有發生。但是在征討雲南的時候,沐英列三重火銃。大破雲南象陣。擊破梁王主力。就是依靠火銃。
正因為如此,沐英看到甲冑。首先想到火器能不能擊破。
只是以他的經驗,什麼樣的甲冑都防不住火器。所以才打了預防針。
“轟。”的一聲。一名士卒已經開火。
“咚”的一聲,整個甲冑都震動了一下,但是上前檢視,才發現甲冑只有一點凹陷之地,這力道根本不足以殺傷甲冑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