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一日忙碌下來,算是將高爐改造好了。
當天晚上,何夕根本沒有回宮,而是在附近找了一個地方休息。徐保兒一行人貼身護衛。反正何夕只當他們在護衛吧。
第二日一早,算是正式開爐了。
一層鐵料,一層焦炭,然後各種助燃劑,將一丈高的高爐填滿。隨著何夕一聲令下,開始點火。
鼓風機在水力作用下的嗚嗚聲,開始鳴叫。
從點火到整個高爐都燒開,需要好幾個時辰。
何夕本來在高爐邊上,但是隨著高爐點燃,熱浪蒸騰,如有實質一般的熱氣,讓何夕覺得好像烤爐一般,只能步步後退,最後在河邊選了一個地方,放了一個竹木椅子,坐在上面等。
“大人。”徐保兒說道:“這裡不過是一些下人做的粗活,大人何必在這裡,不如移步到一邊喝茶?”
何夕看了一眼徐保兒,看著高爐邊的工匠。很多工匠都將衣服給脫了,只剩下牛犢短褲。即便如此,他們也沒有離開高爐太遠。何夕沒有經驗,這種場面,是他第一次看到。
故而,也不可能從高爐一些細節中看出什麼?
比如高爐之中燃燒聲音,高爐裡面燃燒的顏色,等等。從而判斷高爐之中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而這些工匠卻不一樣了。大明開國之初,將江南所有工匠都聚集在南京。
南京的工匠代表著大明工匠的最高水平。而這些不能被推舉出來的大工匠,那個不是手中有一手絕活。
這種高爐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什麼稀罕的玩意。
所以,他們時刻關注著火爐之中的變化,想要看看焦炭的效果如何。渾然沒有感覺到自己依然是汗流浹背了。
何夕卻看在眼裡,說道:“也好。你派人去取一些涼茶,不用太好。能解渴就行。或者綠豆湯一夜行,用桶運上來。分給工匠們喝。”
“這”徐保兒一愣,說道。
宮中的太監從來是捧高踩低,他們對於伺候貴人,是非常上心的。但是這些工匠,卻是他們從來不拿正眼看的物件。而今卻讓他們為這些人服務。徐保兒一時間轉不過來彎。
何夕說道:“怎麼?不能?”
徐保兒立即回過神來,說道:“怎麼可能不能啊?奴婢這就去辦,這就去辦。”只是在內心之中暗暗腹誹,這位何少爺,真是一個怪人。對何夕的所作所為,殊不可解。
何夕不知道徐保兒具體想什麼。但是大概想什麼是能猜到的。即便能猜到,也沒有解釋的意思。
因為這一段時間,何夕早已意識到,六百年的代溝,根本是一道鴻溝。想要讓大部分人理解自己,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溝通是需要成本的。
對於一些不必要的人,比如徐保兒,何夕也就沒有解釋的慾望。只要聽話辦事就行了。
事實證明,徐保兒辦事能力很強。
一會工夫兒,就讓人抬著幾大桶涼茶送上來。當然了,給何夕的卻是好茶。專門有一個小太監伺候著何夕喝茶。
雖然不想搞特殊化,但是何夕發現,如果他真與工匠待遇一樣,不僅僅徐保兒不知所措,連這些工匠估計也不自在。也就自顧自地飲茶了。他心中暗道:“估計明天早上,就能出鐵水了。不知道是不是鋼。”
就在何夕喝茶的同時。
葛工頭也喝了一大碗涼茶。
不過他渾然不知口中的涼茶是什麼味道,他痴迷地聽著火焰的聲音。在鼓風機的聲音,還有其他噪音之下,火焰燃燒的聲音,並不明晰。甚至很微弱,一般人聽來,根本就是呲呲,簌簌的背景音而已。
但是在葛工頭聽來,就好像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
“真的,溫度真的升高了。”葛工頭心中暗道:“這用焦炭真能讓爐溫升高,這溫度要比之前高不少,如果按何大人的溫度論來說,應該在一千三百度以上。”
葛工頭之所以這樣判斷。因為大明工匠達到最高穩定,大概在一千三百度。所以,他知道什麼是一千三百度的表徵,但是不理解不明白,一千三百度以上,會是什麼樣子。
是以,他只能判斷,爐溫升到一千三百度了。超過他們之前所有爐溫了。具體是多少度,卻不知道了。
畢竟,即便是工業時代,判斷爐溫還是一個大難題。以至於衍生出來物理問題。
不過,葛工頭總覺得有一些地方不對勁。
這種感覺說不上來。因為而今的一切,對這些工匠來說,也是新的,不知道什麼是正常,什麼是不正常。
只是葛工頭依然覺得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