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走和戰的選擇
“......我認為我們應該拋棄波里維西亞王城,立即退兵。這次我們自治領軍區出動兩個軍團,並不是幫王國去征服整個東部地區,而是去增援王國本土解除東部地區國家聯盟對王國的入侵。戰爭打到現在我們已經盡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滅亡了兩個公國,收復了新佔領地,迫使聯盟軍隊全部撤出了王國本土。
從我們自治領軍區出兵的目的來說,我們已經超額完成了任務。我們讓希克斯王國在東部地區再也沒有立足之地,消滅了海王艦隊,讓希克斯王國再也沒能力插手東部地區的事務。而且我們還奇襲佔領了波里維西亞王城,相信對納瑟裡王國的打擊將使它在未來數十年內都無法恢復元氣。所以我認為我們已經佔足了便宜,該見好就收。”
這是貝爾克林將軍在雷霆軍團決策會議上的發言,他的看法代表了不少將士的意見。如今雷霆軍團佔據波里維西亞王城,面臨著聯盟軍隊在納瑟裡王國東北五郡和西南七郡總共七十多萬兵力大軍壓境的危機。腿快的貝爾克林第一時間想的就是快跑,最起碼先把所有繳獲的戰利品給帶回去,那可是一筆天文般數字的鉅額財富,總不能留在這裡便宜了敵人......
但迪亞維德將軍卻堅決反對這種未戰先溜的行為,他代表了雷霆軍團另一部分對自己戰力極端迷信的官兵。敵人人多勢眾那又怎樣?兵力超出雷霆軍團十倍那又怎樣?不就是每人多開十槍就能解決的問題嗎?根本就沒必要跑,說出來都覺得丟人......
克洛德哭笑不得,被自己兩個小弟的爭吵鬧得有些頭疼。貝爾克林不是膽小怯戰,否則也不會孤軍深入奇襲攻佔波里維西亞王城。他只是向來喜歡打有把握的戰,喜歡用最小的代價來獲取最大的勝利。所以在他看來,納瑟裡王國被雷霆軍團這麼一番折騰,已經翻不了身,雷霆軍團應該功成身退,帶著豐厚的繳獲返回新佔領地。
而迪亞維德卻是另一個極端,太過迷信雷霆軍團的戰力,自認天下無敵。這從他率領兩個輕騎主力野戰團一萬多人就敢衝擊敵人十萬大軍就能看得出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莽一波。結果還大獲全勝,自身傷亡及其輕微,這找誰說理去?所以聽到敵人大軍壓境,以他為首的那部分軍官看來,這是戰功送上門來,哪有未戰先跑的道理?
以一敵十啊,如果這場大戰獲勝,那完全可以名留史冊,光耀後人。以迪亞維德將軍為首的主戰派是個個摩拳擦掌,生怕敵人不過來,他們相信在雷霆軍團的面前,沒有什麼消滅不了的敵人。這點從他們那句每人多開十槍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的名言中可以得出結論,他們並沒有把這七十多萬敵人大軍放在眼裡......
克洛德其實自己也非常矛盾,是戰是走兩個念頭一直在腦海裡盤旋和斟酌。與一力主戰的迪亞維德和一心想走的貝爾克林相比,他站的位置更高,看的更遠,考慮的更周密一些。
如果象貝爾克林所主張的見好就收,先走為上,那麼意味著雷霆軍團將放棄已經初步掌握在手裡的波里維西亞王城和周邊地區,前功盡棄。同時也差不多放棄了將納瑟裡王國這個奧維拉斯王國死敵國家滅亡的最好時機,這是克洛德所不願意看到的。
法雷亞大陸東部地區的動盪不安與戰火紛飛真正的根源就在於奧維拉斯王國和納瑟裡王國所爭奪的東部地區主導權,只有倒下一個才能讓東部地區獲得長治久安。否則每隔二三十年,兩國必然爆發戰爭。近百年來兩國已經發生了五次大戰,最後兩次戰爭把整個東部地區所有的國家都牽扯了進來,而兩國也因此成為死敵國家。
克洛德不願意放棄這次機會,這是他的私心,因為他很清楚,只要將納瑟裡王國滅亡,他將在奧維拉斯王國獲得無上崇高的威望。別說那些老牌貴族世家勢力還有沒有資格對他指手畫腳,就是弗雷德里一世,也要看他的面子說話,這其中他能獲得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真如貝爾克林所主張的那樣說走就走,也不是簡單的事,光是高達五千萬金克朗以上的財物,也不是說帶走就能全部帶走的。除非雷霆軍團所有的將士全部下馬成為步兵,將坐騎都騰出來用來拉車運送戰利品,否則根本就帶不走所有的繳獲。
當然,也可以將戰利品先發放獎賞下去,但這違背了自治領軍區的軍規。最大的問題是,每個士兵如果隨身攜帶了那些盆盆罐罐的戰利品,他們還能保持多大的戰鬥力?克洛德不會做這麼愚蠢的自廢武功的決定,而且這樣的先例一開,會對軍團士兵保持嚴正的紀律和優良的作風產生極壞的影響......
除此之外,多達十餘萬人的俘虜營,以及王城內被隔離看守的二十多萬俘虜家屬也是無法處理的難題。這些都是克洛德準備用來充實海外自治領洛奇山區州的人力資源,因為臨時王廷和弗雷德里一世,拒絕了海外自治領從王國本土繼續招納移民的請求。並且嚴防死守,沒有和海外自治領有什麼親戚關係的一個也不準成為移民,以至磐石軍團在白鹿城登陸到現在,前往海外自治領的移民還不到千人。
如果雷霆軍團要拋棄波里維西亞王城轉進,那根本就無法帶走全部的俘虜以及俘虜家屬,最多隻能帶走小部分身份比較高的俘虜,比如納瑟裡王室的一些成員和王國貴族。要是想帶走全部的俘虜,那麼一支押送著三十多萬俘虜及家屬,同時還護送鉅額財物的軍隊還能保持多大的戰力?不說遭受敵人的阻截,就是內部發生一場混亂和路途上遭遇一場戰鬥,都會給雷霆軍團帶來很大的損失......
所以帶走全部的俘虜及家屬是不可能的了,但釋放的話又讓克洛德很不甘心。這些俘虜和家屬都是納瑟裡王國的死忠,別指望雷霆軍團給予他們自由就能讓他們對雷霆軍團感恩戴德,要知道他們的家產都被雷霆軍團給查抄了。他們獲得自由等於是在資助敵人更多的兵力和有戰場以及軍事經驗的基層軍官,就意味著雷霆軍團會再次處在四面皆敵的困境,王城和周邊的城鎮及地區再次失去控制。
克洛德相信自己要是詢問軍團的那些高階軍官怎麼處理這些俘虜及家屬,那麼得到的回答一定只有一個殺字。既然不能釋放,那就斬盡殺絕來個乾淨,雷霆軍團也可以輕身上陣或者是輕鬆轉進。但克洛德卻不想背這麼一個黑鍋,因為真這麼做的話他同樣會被記入史冊,成為名副其實的血腥屠夫。
對波里維西亞王城和周邊城鎮的兩次清查行動,雖然消滅的都是手持武器的抵抗武裝分子,但十餘萬民眾和反抗者的傷亡已經讓克洛德成為了波里維西亞屠夫。雖然克洛德沒有親手殺害任何一個城鎮居民,可因為是他下達的命令,所以這個屠夫的稱號就被戴在他的頭上。
不過這是可以理解的,克洛德也不在乎這個稱號。雷霆軍團的官兵消滅的都是那些抵抗武裝分子,總不能因為對方是老人和小孩,或者是女人就站著不還手任由他們砍吧。只要是敵人,無分老弱婦孺,都在消滅的行列中。而沒反抗的城鎮居民,雷霆軍團計程車兵就沒有侵犯他們,沒有擄掠他們的家產,也沒有調戲他們的妻女,這樣的軍紀在這個時代,已經是獨樹一幟非常的嚴正了。
戰場上消滅敵人可以辯解,但如果對手無寸鐵的俘虜下手,那麼克洛德馬上就會名揚整個大陸,還是臭名聲,遺禍給家族子孫。法雷亞大陸列國征戰,關於俘虜自有潛規則,好的是交戰結束後互相置換或者是贖買。壞的是有的國家將俘虜當奴隸進行買賣,或者判罰苦役等,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公然屠戮俘虜。
克洛德準備將這些俘虜和俘虜家屬都運送到海外自治領的洛奇山區州,讓他們挖礦為生,這是正常操作,沒有人能說三道四。但如果因為轉進對這三十餘萬的俘虜及其家屬大開殺戒,一了百了,那麼就會遭來法雷亞大陸各國的譴責和正義人士的謾罵。甚至在海外自治領,克洛德也會聲望大跌,沒有誰會喜歡一個下令殺戮俘虜和無辜家屬的血腥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