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章 婚嫁 (2 / 2)

磕完了頭之後,王姑姑也未有片刻的停留,邁著小碎步,輕悄悄的跑出了竹林。

竹林內,幾座枯墳,一口枯井,寂靜無聲的並排在一起,等所有人都離開之後,竹林內忽然颳起了一陣微涼的寒風,樹葉飛舞間,嗚嗚聲在竹林內蔓延。像是風在哭泣,又像是一個受了多年冤屈的女人,在哭訴著這麼多年所受的怨恨和痛苦。

…………………………

時間悄悄的流逝,在老支書和劉國忠等人的刻意隱瞞下,這件事久而久之就被人淡忘了,好似從沒發生過似的。

反而是故事裡的兩位主人公,感情卻有了更深一步的進展。

劉國忠這敦厚的漢子,除卻白天干農活之外,閒暇之時也教村民們練習劉家拳。但是這貨天生比較笨拙,對感情的事都是愛理不理,甚至乎不知從何做起,用現代的話來形容,這種人,就是天生的情商低。

反倒是王姑姑,趁著閒暇之時,時而給劉國忠送吃的,時而給劉國忠縫縫補補,雖無名分,但實際上卻像是成了劉家的媳婦一樣。

只不過,兩人的交流從來都是點到即止。除了精神上得到昇華之外,身體上卻沒有更進一步的接觸,甚至乎,雙方連手都沒有牽過。如果沒有外來因素的話,可能這兩個人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偏偏的,或許是上天想促成這段姻緣,這時候,出來了一個好事者,同村的劉大娘。

在當時的舊社會里,南北的文化是有著挺大的差異的。在北方,可能大娘只是個稱呼,一個尊重著長輩的稱呼。但是在南方的農村裡頭,稱呼長輩,一般都是叫嬸,姨,婆。有親戚關係的,我們按照輩分叫,沒親戚關係的,我們一般都是根據年紀給上不同的稱呼。年齡相差不大的,我們叫姐,稍微差異些的,叫阿姨,嬸嬸、

能夠帶娘字的,只有四種人。親孃,奶孃,新娘,還有給人家牽紅線的月娘。

劉大娘單名一個美字,是三鄉十二村裡郝郝有名的月娘,專門撮合有緣人,收取一個大大的媒人紅包。

在當時的舊社會里,一般都是盲婚啞嫁。相親過一次,覺得對方不錯了,就下聘禮,擇好日子就娶過門了。

當然,可能你會說,這種方式是舊社會的嫁娶方式,老土的來也毫無理性。

那麼,相比現在這個社會呢?

人們隨著社會的發展,學會了很多東西,也改變了許多東西。除卻學會追求真愛的同時,也變得更加現實,在不停擇偶,感情受到無數次波折的同時。最後邁進婚姻殿堂時,許許多多都是因為年紀大了,有成家這個念頭,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總而言之,能過日子就行了。

最後的最後,有可能……和你在一起度過一輩子的那個人,只是因為家庭責任建立起的愛,沒有任何的感情基礎,一碰就碎。

又比如某位喜歡的文學**說的,在人生這段旅途上,你從小到大,或是因為一時驚豔,或是因為情愫使然,你會喜歡過無數的人,也曾有無數的人曾喜歡過你。但是,有可能人這一輩子,能夠讓你心痛的,

或許,媒人的存在也有……只不過,現在的人找媒人也找的挺有心思。要麼就是找上司的家屬,要麼就是找對自己事業有幫助的,連一段婚姻,都不忘摻雜些交際的手腕。

兩個時代,兩種差異,看似後者更可取。但偏偏舊社會里的婚姻即使是盲婚啞嫁,但許許多多的人似乎都牽著手走到了盡頭。而如今這個社會,分了又離,離了又分,當真是折煞人心,折磨了諸多有緣眷侶。

在當初那個久遠的年代裡,飯都吃不飽了,也沒多少的人會去顧得了追求真愛。

所以,媒人是一門技術活,也是一門賺錢活,撮合了一對夫妻得到的禮錢,好過別人打幾個月的苦工。

劉大娘在月娘這個行業裡頭,有著頂尖的技術,頂尖的門路,有她出手撮合,一切本是對彼此有了心意的孤男怨女,多數都是一拍即合。

然而,碰到王姑姑和劉國忠……這位戰無不勝的劉大娘,卻穩妥妥的扎到了點子(遇到了困難)。

【免費閱讀網:.,4k中文網更新最快的,久了記得保護眼睛哦!】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