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堯喝了一口冰橙汁,捋了捋線索。
血騎士說。
伊蓮、鹽回、索尼克與羅伊四人在光區之上,成為了生命修理者的助手,開闢出了當地的第二考察站。
他們都經過了生命修理者的修復和改造,變成了類似電振星的訊號生命。
四人中,伊蓮的訊號強度最高,但創造力最弱。
羅伊和索尼克擁有最活躍的思維和創新能力,訊號強度卻弱。
不過,即使最強的伊蓮也無法達到電振星的訊號強度。
鹽回是其中最為均衡的。
看起來,創造力和訊號強度成反比。
血騎士內維德說:“大人,天文臺如今和光區上的第二考察站建立了長期聯絡,透過它們,我們獲取了大量光區的情報。”
“光區背後是整個白銀平原的世界核心。第二考察站觀察發現,【生命修理者】本身無法被訊號分析和訊號連線,它掌控整個光區,並且區分出了高頻區和低頻區,以及白銀平原的地面……”
生命修理者這個名字是伊蓮取的,它本身並沒有名稱,也不會進行任何互動,任何訊號傳送到它那都是石沉大海。所謂的唱歌,也只是修理時造成的摩擦聲響。
它修理一切的破損生命,修復後又毫不留戀地丟出這個宇宙。
另一方面,它又自制生命,創造出了電振星這一形態的本土生命,還為此配套建立了高頻區、低頻區和光區這三層空間結構,從而完成對生命的篩選與進化。
生命修理者輪廓表面是一條條與空間連線的光線。
這是連入空間的訊號結構——電振星是無法做到的,因為那需要難以想象的訊號強度,並且得處理整個空間所有訊號,全盛時期的靈公也難以抵達這一層面。
它具有創造者的神性,掌控不可預測的恐怖力量,隨意操控和改造白銀平原,但它又在某些領域又顯得呆板而愚鈍——比如修理時的專心致志,修理完畢後的丟棄處理,以及對電振星們看運氣的放養式培養。
再一個現象是,光區的界壁碎片化嚴重。
伊蓮用訊號分析過這些碎片,確認被生命修理者扭曲空間結構所形成的結果。外界生命只要進入就會被割裂和拆分成碎片,變成光區的舊生命原料,被生命修理者進行重新修復和製造。
從結果來看,生命修理者將白銀平原變成一個易進難出的胞宇宙,進入者會以無害的碎片方式進入光區,變成這位修理者的材料。
最底部白銀平原的界壁,屬於新生命的自由區,得以保留的原因也是用以篩選和進化電振星。事實上,整個白銀平原就是由無數電振星墜落分解後形成的陸地。
修理者只在意修復和製造。
修理損壞生命,更像修理者為了創造完美電振星採取的一種模仿和實驗,透過學習和分析外界生命,從而獲取更多的訊號組結構。
第二考察站推斷,生命修理者就是白銀平原的律則集合。
……
陸堯琢磨一下。
目前至少有兩個利好。
一是白銀平原依舊穩定,並且看架勢還會長期平穩下去,屬於是電振星的墓園和活動區。堯族在這裡可以長期駐紮和研究。
二是光區突破性進展,有了能近距離觀摩生命修理者的機會。
相比虛宙,白銀平原要簡單很多。
這裡走入了另一條不同的演變之路,律則沒有先孕育各種世界環境,而是將世界和生命雜糅為一體,要創造出既是世界又是生命的電振星。
其實整個事兒理解起來也沒那麼複雜。
不妨將生命修理者看成律則創世神,它將整個白銀平原搞成了一個實驗室,在裡面搗鼓自己的小白鼠,要創造出符合標準的生命。
白銀平原、高頻區、低頻區和光區就是它的四個不同層高的工作臺。
只能說,修理者還處於仿造跟風狀態,原創能力還不太行。
陸堯問血騎士。
——有沒有什麼需要?
血騎士說:“需要人,需要勇敢的血肉之軀堯族。第二考察站需要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