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戰將至,幽鬼神迅速做出戰時動員。
祂排程兩位使徒,讓布洛坐鎮後方,繼續領殯族造黑墓碑和培育食屍鬼,令霍巴德在前方佈防,將墓群進行調整和搬遷,構建戰時陣線。
一內一外,一前一後,兩名使徒形成聯動與照應。
敵方來勢洶洶,但前幾輪進攻都被墓群擊潰,甚至食屍鬼們都沒有機會出手,那些可笑的竹人就被燒成灰燼。
幽鬼神知道,這只是試探。
連番佯攻之後,竹蘆王派出了真正主力,各式巨型竹獸在地平線上現身,它們越過接壤的邊界,頂著幽火衝入墓群大肆破壞。
神戰是神國接壤後開啟的戰爭,雙方最重要的籌碼是信仰儲備和人口,但領土本身也是一種戰略資源。
這關係到背後規則之力強弱。
通常而言,越是寬廣遼闊的神國,規則之力越是強盛,越是窄小乾癟,規則之力則愈加疲弱。
規則之力是一把雙刃劍。
強大的規則能更好地維繫神國穩定,紀元更迭會帶來多樣的變化和拓展,也更快消除世界內部的紊亂或外部干涉。
另一方面,它又會束縛神國之中的各種生命,讓世界邊界更加堅實,神明改造起來會更困難和吃力。
大型神國的啟航加速,信仰之力的開銷會更大。
而當神國彼此接壤和重疊,兩個世界的規則之力也會互相交叉和衝突,導致接壤地帶引起一系列變化。
神戰不僅是神明之間的對決,神國戰士之間的廝殺,背後還有規則之間的糾纏與互相影響。
要徹底佔有一個神國,最簡單的辦法是擊殺當地神明,舊神隕落,當地信仰之火就會立即熄滅。接收舊神遺產就變得很容易。
可實戰中,這卻非易事。
戰時眾神不會輕易露面,必須確定絕對優勢神軀才現身。在此之前,雙方都會坐鎮後方,保持耐心,等待對方露出破綻。
正面戰場上,由使徒率領的神國士兵互相廝殺。
長期佔有更多的敵方領地,削弱敵方人口,己方的規則之力就能更好地輻射周圍,讓己方處於主場作戰環境。
以這次神戰為例。
幽鬼界多是沼澤、灘塗和湖泊,是一個潮溼陰冷的世界;竹蘆國卻是以森林為主的丘陵和山地,氣候溫暖而日照較多。
食屍鬼厭惡陽光,陽光照射下會變得虛弱,竹人卻討厭多水,被水浸泡則會行動遲緩而更容易受傷。
隨著竹蘆國方不斷推進,彼方的規則之力也在逐步改造接壤處地貌,朝著更有利於他們的方向演變。
幽鬼神看在眼裡。
祂不著急。
用空間換時間,這是幽鬼界的戰略。
祂故意讓前方墓群減少攻擊頻率,刻意製造敗退假象,以麻痺敵方激進追擊。
只要竹獸和竹人能一路衝到墓群腹地,食屍鬼與高階墓碑就能形成一次強力合圍,重創敵方主力。
可惜,敵人雖一路得勝卻並不冒進。
看得出,竹蘆王也有豐富的神戰經驗,沒有被區域性勝利衝昏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