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芮只是不喜胡姬這個人,她真正厭惡的,是胡亥。
看著被抬進自己院子的一堆東西,以及院子外面守著的護衛,胡姬身子都有些哆嗦了,「陛下這是什麼意思?」
「陛下有令,胡姬閒的有時間為罪人胡亥求情,特賜石臼,以後你舂多少米,就吃多少,不得離開阿房宮。」護衛面無表情的把趙青芮的命令唸完,就直接帶著人出去外面守著了。
胡姬這邊的動靜,同樣住在阿房宮的一些女子很快就知道了。
在知道了胡姬做的事情以及陛下的命令之後,所有人都有些無語。
也不知道胡姬在鬧騰個啥,胡亥都徹底的廢了,這時候老實點,儘量不引起陛下的注意,他們母子倆的生活說不定還能過得好一點。
「是舂米啊,這樣胡姬以後肯定沒時間去煩陛下了。」其他人對這件事也沒說什麼,陛下又沒有讓胡姬死,只是讓她舂米而已,只是小懲大誡罷了。
陛下真是仁慈啊,還好是陛下登基,不然她們哪有現在的好日子啊。
她們雖然住在阿房宮,趙青芮卻沒有限制她們的自由,她們可以隨時到咸陽城中去玩兒,每個月還有月例,不算多,但也夠她們用了,她們還能隨時離開阿房宮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這樣的生活,是她們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
所以,她們都對趙青芮極為推崇。
趙青芮是女子,也是有她在,大秦女子的地位才會提高這麼多。
她們在外面指指點點,胡姬僵硬的看著面前的石臼和稻米,她完全沒想到趙青芮會這麼對她,她不是仁慈嗎?趙青芮這麼對她,就不怕傳出不好的名聲嗎?
殊不知,趙青芮根本就不在意什麼名聲,當初她下令推行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的時候,背後的流言蜚語更多,不少人對她簡直恨不得生啖其肉,飲其血,抽其筋,然後把她挫骨揚灰。
那些人的話都沒有影響到她,只是收拾個小小的胡姬而已,所承受的流言算得了什麼。
胡姬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了,以為自己能夠用輿論來讓趙青芮妥協。
只可惜,趙青芮不在意那些虛名。
她在現代見識過太多的東西,也經歷了不少,胡姬這點小事,放到現代根本什麼都不算。
外面小聲議論的聲音,無不在說自己不識好歹,那些話語,就像是一把把鋒利的匕首,紮在了胡姬的心上。
她從小沒受過什麼苦,後來又被選來伺候大王,她長得漂亮,頗受大王的喜愛,還為大王生了一個兒子。
後來大王成為了始皇帝,他們母子倆的地位也水漲船高了。
她兒子也沒有辜負她的期望,陛下很喜歡他,甚至超過了長公子扶蘇。
陛下又未立下儲君,她覺得自家兒子還是很有希望和
扶蘇公子爭一爭的,而且勝面還很大。
誰叫扶蘇公子是崇尚儒家的,陛下又不喜儒家。
她都準備好怎麼做太后了,大秦以前的宣太后,華陽太后,趙太后,這些人都是她嚮往的存在。
只可惜,趙青芮回來了,一切都開始發生鉅變,她甚至還讓陛下越過扶蘇公子,不顧宗法,直接立她為儲。
想到曾經的種種,再看看現在的淒涼,胡姬再次接受不了現實暈倒了。
不過她暈倒之後,有宮女過來把她扶到了塌上就沒有多管了。
等胡姬再醒過來,已經是第二日了。
肚子餓的前胸貼後背了,想要叫宮女送些食物過來,只不過,宮女只把石臼送到了胡姬的面前。
看到石臼,胡姬又想暈倒了。
為了能夠活下去,她只能屈辱的舂米,她從來沒有幹過這些活兒,大半天也沒有舂多少米。
這點米弄去做了一碗稀粥,終於是讓餓的厲害的肚子緩了緩。
不舂米,就沒得吃,胡姬更加的絕望了。
在這樣的絕望中,還每天都有狐狸精來看她的笑話。
趙青芮聽著彙報,唇角上揚,胡姬以後是鬧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