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走得很慢,這天晚上,大軍在大定城休息,陳慶站在城牆上,望著城外草原上星星點點的帳篷,帳篷一望無際,它們都是老兵和他們的新婚妻子。
陳慶還是比較人道,這八萬老兵帶走的不僅是新娘,還有新娘的父母,二十幾萬女真百姓,一大半人的安置問題就解決了。
陳慶又給每個有了女真岳父母的將士每人再追加兩百畝土地。
將來將士們的父母兄弟也會來遼東,陳慶也同樣會給予土地以及稅收上的優惠。
楊再興走到陳慶旁邊,望著遠處星星點點的帳篷道:“遼東基本上都空了,他們留在遼東,會成為第一代開拓者。”
“不僅是開拓者,也是守衛者!”
陳慶澹澹道:“一旦西遼軍隊殺到遼東,他們就能迅速集結起來,把侵略全部消滅,這也是我把他們安置在遼東最主要原因!”
“殿下深謀遠慮,即使沒有西遼軍隊,他們同樣也是最好的建設者!”
“沒錯,他們將會成為遼東的主人!”
陳慶欣然道:“把最肥沃的土地分給他們,讓他們安居樂業,生兒育女,以後還會有很多百姓從中原過來,他們也能得到土地,也可以免稅,我還想把漢人百姓向外遷徙,人口不足啊!”
楊再興笑道:“現在卑職才明白殿下大力推廣玉米、土豆和棉花的意義了,大大增加糧食產量,讓百姓們能吃飽穿暖,人口滋生。”
陳慶笑道:“只要能吃飽穿暖,每家生五六個孩子沒有問題,我們再把最基礎的教育跟上去,幾十年後,遼東的人口越來越多,他們自然就會向北方開拓。”
“恐怕比起海外,百姓們更願意遷往遼東。”
陳慶也微微嘆息道:“是這個問題,所以海外暫時先駐軍,把土地佔下來,再把南洋各地的漢人聚攏過來。”
】
“南洋還有漢人?”
“有!還不少,都是從廣南東路和福建路過去的,估計有幾千人。”
這時,司馬錢俊帶著一名將領過來,將領叫做王堅,秦州人,陳慶出任秦州制置使時從軍,身經百戰,已出任統領,他因為作戰負傷,年紀也超過三十歲。
經陳慶親自勸說,他同意留在遼東為官,陳慶索性獎賞他一名最漂亮的女真少女做妻子,又賞他土地二十頃,賜他伯爵。”
陳慶之所以看中這個王堅,原因就是他為人寬厚,待人良善,深得士兵們敬愛,而且能識文寫字,他能很好地配合錢俊。
“卑職參見殿下!”
陳慶笑著點點頭,“我們去大帳說話!”
幾人來到大帳,陳慶又命人把李復興找來。
親兵們在沙盤前點亮了蠟燭,這是遼東地區的沙盤,他們掌握的情報不多,做得比較粗糙,但勉強可以用了。
陳慶走到沙盤前,拾起木杆對錢俊和王堅道:“我考慮將遼東一分為二,遼南和遼北,因為疫情的緣故,所以遼北暫時不去,八萬退伍將士都安置在遼南,一部分在遼東半島,另一部分則按照遼河沿岸,把最肥沃的土地都分給他們。”
錢俊點點頭,“卑職目前的職責就是建設遼南!”
錢俊已經被陳慶封為遼東經略使,主管政務,李復興出任遼東兵馬使,統領兩萬五千軍隊坐鎮遼東。
陳慶笑道:“遼東包括了遼南和遼北,遼北也是你的管轄範圍,只是現在有疫情,軍隊會一步步北上清理,而且北遷人口也不夠,但你要做好規劃,看看哪個縣城不錯,等下一批人口過來,你就可以安排了。”
“卑職明白!”
陳慶並不擔心錢俊的能力,他的能力很強,把女真逃難百姓管理得井井有條,正是因為看到他的能力,陳慶才決定讓他出任遼東經略使。
陳慶又對王堅道:“八萬退伍士兵就是八萬個家庭,我考慮成立互助社,五十個家庭組成一個互助社,平時互相幫助,你作為統領退下來,出任經略府司馬,互助社就由你來牽頭組建。”
王堅躬身道:“卑職一定不會辜負殿下的期待!”
陳慶又道:“平時還要組織他們訓練,一旦有外敵入侵,要迅速集結起來。”
“卑職記住了!”
這時,李復興躬身道:“殿下,遼東土地廣闊,步行很難,能否給士兵們一輛大車,讓他們帶著家人和帳篷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