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收成還不錯!玉米呢?”
“玉米收了三百五十斤。”
陳慶問道:“三百五十斤是帶玉米芯的吧!”
“是的,還沒有剝下來!”
陳慶點點頭笑道:“那正常玉米粒就是一百多斤,一畝地就要一千多斤了,你想想,小麥一畝地能收穫多少?”
陳冀想了想道:“上田三百多斤,下田才一百多斤。”
“這就對了,你一分地產玉米一百多斤,這就一畝下田的小麥產量了,它們都是糧食,而且玉米更耐旱,你說應不應該大力推廣種玉米?”
陳冀點點頭,“要大力推廣!”
“但我們看問題要一分為二,玉米雖好,但它只能種一季,而南方的水稻都是一年兩季,一年的總產量也差不多上千斤了,冬小麥也能一年兩季,一季小麥,一季水稻,一年的總產量雖然只有七八百斤,但麵粉和大米的口感更好,屬於細糧,玉米還是粗了一點,只能算粗糧,價格也賣不上去,所以南方還是要推廣水稻,北方上田種小麥,中田和下田種玉米,每年只產一季的地方,也儘量種玉米,不管怎麼說,要先讓百姓吃飽飯,然後才考慮其他。”
“孩兒明白了,填飽肚子才是第一重要!”
“對!明年你再種兩分地南瓜,玉米花時間,就不種了。”
陳冀點點頭,“孩兒一定堅持!”
兩個小娘子一起舉手,“我們也幫哥哥一起種!”
“這就對了,明年好好幫哥哥種地,種好了,爹爹一定有重獎。”
.......
夜裡,陳慶和妻子同房,呂繡已經做完了月子,身體已經恢復,今年還是第一次和丈夫房事,梅開兩度才罷,兩人格外盡興。
呂繡躺在丈夫懷中道:“今天忽然發現孩子們都長大了,尤其是冰兒和雪兒,以前只會調皮搗蛋,現在居然能主動幫哥哥做事,著實讓我欣慰。”
“是啊!孩子們都長大懂事了。”
“可是....我卻變老了。”
女人的思路總是跳躍性的,好在陳慶身邊的女人多,他已經習慣了這種跳躍思維。
陳慶撫摸著妻子依舊細嫩白皙的肌膚笑道:“這麼細嫩的面板還叫老嗎?”
“那我保養得好,那你說,我和阿梅,誰的面板更好一些?”
又是一個沒法回答的問題,呂繡見丈夫發窘,不由噗嗤一笑,“算了,不讓夫君為難了,你真把去福建路推遲到明年了?”
陳慶點點頭,“今年變革比較多,需要我坐鎮,不能離去,等明年穩定下來再出發。”
呂繡緊緊抱住丈夫,渾身又熱了起來,在丈夫耳邊小聲道:“夫君,我又想要了,怎麼辦?”
“娘子有令,為夫不敢不從!”
陳慶笑嘻嘻翻身將妻子壓在身下,又開始如黃牛一般奮力耕田了。
.......
深秋的臨安府沒有陽光,多陰雨天氣,城池內外一片寒冷蕭瑟。
臨安皇宮內兩天前發生了一件事,一名侍衛被處死了,這件事在朝廷中沒有任何影響,官員們不關心這種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