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名女真士兵抬著傷兵和主將的屍體黯然下山。
在他們身後,一面殘破的八字軍軍旗依然頑強地飄揚在風中。
………..
富平會戰,二十萬宋軍慘敗,川陝宣撫處置使張浚下令斬殺敗將趙哲,率殘軍退駐興州,被形勢所迫,不久又退兵到閬中。
張浚則令都統制吳玠聚兵扼險於鳳翔府的和尚原以及大散關一線。
這時,八字軍主將王彥率五千軍隊成功渡過渭水,退到了和尚原,和吳玠合兵一處,張浚隨即任命王彥為副將都統制,配合吳玠守住蜀口要道。
王彥站在大散關關隘上,目光憂慮地凝視著北方。
主將吳階緩緩走了過來,站在他旁邊問道:“子才的手下有訊息嗎?”
王彥搖搖頭嘆了口氣,“一千士兵去阻擊完顏宗弼的一萬鐵騎,應該是全軍覆滅了。”
“但他們沒有白白犧牲,不是嗎?”
“他們阻擋了敵軍一刻鐘時間,但就是這關鍵的一刻鐘,使主力軍隊成功渡過渭水,他們就算全軍陣亡,也死得其所,只是讓我感動的是,他們中好多人都抽中了生籤,卻自願留下慷慨赴死!”
吳階輕輕嘆息一聲,“也正是有這麼多壯烈報國的將士,才使大宋不滅,才使我們還有機會站在這裡繼續抗敵。”
“主將說得對,但我還是抱有一線希望。”
“子才覺得他們還能突圍?”
“我有一種直覺,奇蹟或許會發生!”
王彥想到了陳慶,這個年輕將領突然出現,給了他完全不同的感覺,如果有奇蹟發生,那一定是因為此人。
……….
陳慶率領五十餘名手下離開軍寨後便向西北方向撤退。
他們人人帶傷,不能高速行軍,只能晝伏夜行,足足花了五天時間才抵達了淳化縣。
淳化縣是涇原路的軍事重鎮,環慶軍統領張中彥率一千餘敗軍在此臨時駐紮。
這時,環慶軍主將趙哲已被主帥張浚斬殺,其他主要將領也一併被殺,這個訊息傳出,敗退中的各路環慶軍大將驚駭不已,紛紛各尋出路。
統領慕容洮率軍投奔西夏,而逃至淳化縣的統領張中彥也決定投降金國。
張中彥年約四十歲,面板黝黑,刷子般的粗眉下長著一對三角眼,留著濃密的虯鬚,看起來很豪爽粗獷,但一雙三角眼中卻充滿了奸詐之色。
房間裡,張中彥聽說有一支八字軍殘軍到來,心中冷笑一聲,他正愁沒有交給完顏宗弼的投名狀,一支八字軍送上門了。
張中彥之前已得到訊息,完顏宗弼懸賞重金緝拿一名叫陳慶的八字軍殘軍將領,生俘者賞錢萬貫,官升三級,獻其人頭者,依舊賞錢萬貫,但官升兩級。
據說此人手下只剩下數十人,很符合眼前這支八字軍的特點。
“你們聽我的命令!”
張中彥召集手下幾名將領道:“一旦他們進城,立刻關閉城門,將他們射殺在甕城內,不得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