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晁田、晁雷為什麼對投降的事,沒那麼抗拒?
他們的家人還在朝歌。
他們正常情況下,應該拼死一戰。死後,他們家人也會得到該有的封賞。
這是因為,紂王荒淫無道,人盡皆知。
而西岐之主,賢德於天下。
雖然姬昌已故,但姬發繼位。
姬發表現的也不錯,甚至比姬昌更好。
這就形成了對比。
一邊是昏庸無道的紂王,一邊是文武雙全的姬發。
一邊是即將落下的夕陽,一邊是旭日東昇。
紂王獲罪於天下百姓。西岐美譽於天下。
四大諸侯,都已經反了朝歌。
朝歌還有什麼?
不過強弩之末爾。
在姜子牙說了這些事實後,晁雷投降了。
不僅晁雷投降,他還想勸降他兄長晁田。
但,他們反了之後,遠在朝歌的家人怎麼辦?
他們把擔憂的事,告知姜子牙。
姜子牙出了個主意。
...
幾日後。
晁雷離了西岐,星夜進汜水關,之後,過黃河,趕回朝歌,見聞仲。
“你何故歸來?可探得西岐虛實?”聞仲問道。
“回太師,末將兵至西岐,和那南宮适大戰三十回合,未分勝負。
次日,吾兄長晁田大戰辛甲,辛甲敗。
之後連戰數日,雙方皆有勝敗,但不能速勝。
那姜子牙也沒什麼厲害的道術。
西岐其餘眾將,實力平平,無甚奇異之處。
奈何汜水關韓榮言說無糧,吾不得不回朝歌,求太師調撥糧草,再發援兵。”
這就是姜子牙提供的計策,讓晁雷藉口無糧、請援時,暗中把家人從朝歌帶走。
聞仲沒有多想,急忙調撥糧草,另增加三千人馬以為援兵,讓晁雷星夜趕往西岐。
晁雷得令後,立即帶著糧草、人馬,還有家小,離了朝歌。
快馬加鞭,趕去了西岐。
三四日後。
聞仲突然覺得不對。
他知道汜水關的守將是韓榮,那裡要是無糧,韓榮肯定早有奏書報於朝歌。
往日,西岐一有風吹草動,韓榮都及時報奏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