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熙遇刺的案子,沒幾天就結了,端妃孃家推出替罪羊來,最後的結果,跟端妃半分關係都沒扯上,梁家沒有人因此受罰。
齊貴妃不服,打算花重金請人暗中去查詢證據。
趙熙知道以後,及時制止了她,“母妃為何還看不明白,現如今不是端妃有罪,而是父皇不願意她有罪。”
齊貴妃臉色不好看,“在這深宮大院裡,是不是隻要得寵就可以為所欲為,做什麼都是對的,都有人護著?”
說到這兒,齊貴妃又為自家兒子鳴不平,“有人要刺殺你,箭上淬了毒準備置你於死地,難道就因為你最後逃過一劫沒有受到傷害,兇手就能被原諒?”
趙熙看出齊貴妃心情沉鬱,溫聲道:“母妃稍安勿躁,跟父皇置氣不是明智之舉。”
齊貴妃何嘗不知道這種時候要保持理智,可她就是咽不下那口氣。
端妃那賤人,平時瞧著嫻靜柔婉,沒想到一出手竟然如此陰毒狠辣!
趙熙說:“刺殺的案子,父皇不願牽連更多人,那就算了吧,往後咱們小心行事就是了。”
齊貴妃看著成熟懂事的兒子,忽然覺得眼眶發酸,“我在這宮裡小心翼翼了那麼多年,還是沒辦法保護你,可恨我沒有生在高門世族,沒能讓你也有個位高權重的外家,否則碰到這種事,只要你外家施壓,你父皇不會對你不聞不問。”
“有個位高權重的外家,不一定是好事。”
趙熙一說,齊貴妃頓時想到蘇家。
外戚勢力一大,很容易引來皇上的忌憚。
蘇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皇上那些年有多恨蘇家,齊貴妃是知道的,若非出了煤礦案,只怕蘇相到現在仍舊把持著朝綱。
端妃背後是內閣首輔,一次謀算,可能皇上不會說什麼,往後謀算大皇子的次數多了,難免不會引起帝王的反感甚至是殺心。
沒有人願意在一個地方栽兩次跟頭,更何況是帝王,他曾經就被蘇家控制得死死的,如今換了梁家,就算端妃是寵妃,也得先看帝王會不會為了她甘願當個處處受人掣肘的傀儡。
想到這兒,齊貴妃彎起唇角,眼神陰冷,“本宮就等著看,她還能蹦躂得了幾時!”
——
齊貴妃並沒有真的想著弄死二皇子,所以那個奶娃娃沒幾天就好轉了。
他一好轉,光熹帝的心情就跟著陰轉晴。
這天宋巍來給光熹帝彙報機關獸的情況,末了,光熹帝忽然想到自己聽來的事,問他,“聽說你家娘子懷了身子,有沒有此事?”
宋巍據實回答,“是,剛查出來不久,胎像還沒坐穩。”
“朕從未見過你家娘子。”光熹帝說:“二皇子滿月的時候,聽聞你把她帶來了,只是後面出現變故,又匆匆帶了回去。”
宋巍聽出點意思來,“皇上是不是想見內子?”
光熹帝恍惚了一瞬,緩緩開口:“你如今是正五品神兵司司丞,那就按照你的品階,給你母親和娘子都封個誥命吧,五品宜人。”
只有封了誥命,他那外甥女才有機會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