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毒得光熹帝手裡的茶杯險些沒穩住直接飛出去。
這天是聊不下去了。
光熹帝只能給御前總管遞了個眼色。
御前總管很快去扒拉了一個他家主子早年間讓人蒐羅來的青銅樽給宋巍過眼。
因是皇帝的東西,宋巍不敢馬虎,上手掂量了一下,又從裡到外仔細看了看,很快說出背後的典故以及所出朝代。
當初蒐羅來的時候,光熹帝就已經知道這是哪個朝代的東西,他只是為了應付一下宋巍,否則自己無緣無故傳召他,未免太說不過去。
不過聽宋巍這麼一分析,光熹帝的好奇心又被勾了起來。
“宋巍,你是從什麼時候起開始玩收藏的?”
宋巍沒隱瞞,如實說:“大概十歲左右。”
“哦?十歲不過小小孩童,你竟然能懂這個?”
光熹帝大為意外。
他仔細想了想,自己十歲的時候,除了每天去尚書房上課,回來還得被生母逼著學其他的東西。
當時奪嫡激烈,先帝的嬪妃們為了爭儲,勾心鬥角輪番上陣,期間難免有算計到他頭上來。
那個時候,他的生母,如今的太后還不是皇后,他也不是嫡子,被算計的次數只增不減。
為了能讓他靜下心學習,將他培養成先帝眾多兒子中最合格的儲君,母親替他擺平外面所有的紛爭。
那些年,他基本沒有自由,別的皇子在睡覺,他在看書,學權謀,學帝王術。
頭懸梁錐刺股擱他身上那是家常便飯。
……
如今聽宋巍一說,光熹帝才恍然自己幼時的光陰,全都在忙碌中渡過,壓根沒機會觸碰所謂的喜好。
換句話說,他連分出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的時間都沒有。
宋巍十歲便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哪怕出身鄉野,相比較沒有自由,算是幸運又幸福了。
宋巍沉默片刻,“不瞞皇上,微臣天生命格特殊,幼時極少出門,待在家看書的時間多,不免涉獵廣泛,久而久之,便都記在腦子裡了。”
宋巍打小就黴運纏身這一點,楚風告訴過光熹帝。
對於出身皇家,打小就有強勢生母幫著謀權的光熹帝而言,他沒辦法理解“黴運罩頂”是怎樣的一種遭遇和體驗。
不過,他沒打算問。
不是不好奇,是不想再被宋巍那張毒嘴損上一回丟了面子。
藏品已經鑑完,光熹帝沒別的事兒了,讓他退下。
剛回到翰林院,就圍上來一幫同僚,七嘴八舌地問宋巍皇上傳他幹啥。
宋巍說看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