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婉見她猶豫,就說:“看得出來娘心裡著急,您先去吧,我和三郎走一段沒什麼,總會到的。”
趙尋音此時也顧不了那麼多了,“既如此,那你們小兩口慢慢來,我便先走一步。”
趙尋音到乾清宮的時候,外面已經跪了一地的大臣。
她從旁邊繞過去,走到帝寢殿門前,崔公公見狀,忙進去通報,不多時出來稟道:“陛下讓大長公主進去。”
太子登基,如今的皇帝是趙熙,趙尋音是他姑母,便要被稱為“大長公主”。
趙尋音喘了口氣,收起先前的急躁,一步步往裡走。
趙熙和董晗跪在龍榻前,而龍榻上,是已經斷氣的太上皇。
他走得很安詳,哪怕形容枯瘦,死前也沒見半點遺憾。
“皇兄——”
趙尋音眼眶微溼,在帝后不遠處跪了下去,爾後才問趙熙,“什麼時候走的?”
趙熙平靜道:“半個時辰之前。”
趙尋音本想再問太上皇走前可曾說了什麼,轉念一想,太上皇生前早就口不能言了,她索性把話咽回去,望著龍榻上的人陷入了沉默。
先太后在世時,她被從寧州接回京,要嫁給手握三十萬兵權的陸行舟。
且不管陸行舟是不是她的意中人,太后這般舉動,分明是為了兒子犧牲女兒,倘若她未婚也便罷,可偏偏……因此那十多年,她恨太后,也恨這個兄長。
後來發生了太多事,兄妹之間的關係是怎麼緩和的,她已經記不大清楚,只知道此時此刻看著兄長毫無生氣地躺在那兒,她心裡隱隱作痛。
趙熙沒回頭,嗓音低沉,“姑母,請節哀。”
聽到這句寬慰,趙尋音的心情更為複雜。
“節哀”二字,本該是她向少年天子說的,如今反倒讓他來安慰自己。
站起身,趙尋音走到趙熙旁側,“太上皇去得心安,陛下也要保重龍體,事已至此,先起來吧,出去給百官一個交代,著人準備後事。”
說著伸手去攙扶趙熙。
趙熙沒有抗拒,就著姑母的手站了起來。
趙尋音又去扶皇后。
董晗低聲道謝。
趙尋音仔細看了看二人,目光重點落在趙熙面上,見他沒有落淚,也沒有眼紅,只是沉默,心中暗暗嘆息一聲。
趙熙隨即就走到殿外,望著跪了滿地的文武大臣,“太上皇已然駕崩,即日起,戶部、工部和司禮監全力協助禮部操辦國喪,五城兵馬司全城戒嚴,坊間禁禮樂、禁嫁娶宴飲,若有違者,一律問罪。”
百官聞言,伏跪下去,爾後響起一片整齊的“陛下請節哀”。
宋巍和溫婉到的時候,正趕上趙熙在交代禮部去上清觀請人來做道場的事。
夫妻倆齊齊給他行了個禮。
趙熙淡淡道:“馬上就要入殮了,你們若是想見最後一面,現在便進去。”
溫婉與宋巍對看一眼,再次行禮過後,抬步走進帝寢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