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的說,吳楚之小看了蕭家的實力和底蘊。
這樣的豪門家族,吳楚之前世雖有所接觸,但認識的並不深刻。
畢竟很多事情和各種力量,隨著那位趙子龍家鄉曾經的父母官登頂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那時的蕭家,也因為燕大系的覆滅而損失慘重。
但2001年的蕭家,吳楚之小覷了。
蕭家人脈的助力實在是太強了,自己人才上的短板,蕭亞軍一隻穿雲箭便解決了大半。
完了,這個糟老頭子還焉兒壞的問自己,“夠不夠?不夠就說話,老師別的沒有,學生多得是!”
這讓吳楚之壓力山大,根本不敢繼續開口!
一直詩書傳家的家族,在人力資源上面的優勢著實太大了。。
這還僅僅只是人脈而已。
要說起資源……
算了,不提了,一個燕大系,六家上市公司,哪家都不是自己現在惹得起的存在。
吳楚之嘆了一口氣,必須得加強莞莞的力量了,否則會失衡的。
也幸虧蕭家只是豪門,子嗣的艱難讓這一家還沒完全向世家過渡,更遑論門閥的存在。
地方豪門、名門世家、門閥士族,這三者之間既有一定的聯絡,又有著很大的不同。
確切地說,應該是所有家族的晉升之路都從地方豪門開始。
然後進步到名門世家,接著就是門閥士族。
也就是說,這其實就是一個權力的成長史。
經過時間的發酵,逐漸走到了權力中心,開始在朝堂上佔據一定的地位,隨後甚至可以左右朝政,制約最高權力。
但是蕭家的發展天生存在缺陷,這也是獨生子女國策所帶來的意外的好處。
子嗣的艱難,使得在新華國,從根子上就斷掉了門閥出現的可能。
實際上,要想維持世家都是十分艱難的。
沒有兩位數以上的優秀子弟,談得上什麼世家?
而豪門的力量看似龐大,實際上並不牢固。
其助力多是錦上添花型的, 危難之時的雪中送炭那就別指望了, 沒落井下石都算好。
同理, 當蕭家處於順境時,它能一呼百應,但一旦到了逆境, 沒有優秀的子弟出現,便會一蹶不振。
蕭家前世便是如此, 雖然衣食無憂, 但也徹底遠離了權力。
要真是世家了, 吳楚之可就不敢打什麼秦莞與蕭玥珈共存的主意了。
那時對待蕭玥珈,要麼, 敬而遠之根本不招惹,要麼,只能讓莞莞委屈。
當前形勢下, 吳楚之還是得藉助蕭家這一派系, 來補全自己的短時間的人力短板。
不過, 必須得防止蕭家的力量向果核的核心內部滲透。
還好, 自己還年輕,有得是時間來調整平衡。
吳楚之打算將蕭家人牢牢的固定在他們最擅長的金融方面。
一箇中心, 兩個基本點,是不可動搖的基本原則。
……
悄悄推門進來的劉濛濛望著窗邊那道擺弄船舵的身影,嘴角撇了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