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旦國進攻央國
凌默宇卻陷入了迷茫,沒找到中微子發射源,自己的前面的推理和分析全都沒有了依據,看來事情比想象的複雜。
難道只自己的猜測有誤?是不是自己對中微子能太過執著,有點走火入魔的味道?凌默宇是個能自我反省的人,從不剛愎自用,只要他覺得有什麼地方錯了,就會立即改正,這也是從戰場上學來的,戰場環境瞬息萬變,敵我雙方都在不斷學習,看誰學習的效率高誰就是勝利者。
不管怎樣再仔細研讀三遍匡吉峻的報告再說。匡吉峻的報告編制的確實很嚴謹,該有的內容一項都不缺,資料分析的也十分合理,看似沒有什麼問題。
一件東西也好,一個事物也好,只要你看多了,總會比第一次看到時理解的更深刻,凌默宇看到最後一遍的時候,終於發現了問題。
當時凌默宇設想的跟在地球上一樣,要想利用中微子定位、干擾和控制必然要有成規模的中微子組成的粒子束,用來傳遞資訊。
也許在根達亞不需要很密集的粒子流就能傳遞很複雜的訊息,也許只用很少的中微子就能傳遞很豐富的訊息,看似雜亂的中微子說不定隱藏著真實的訊息。
匡吉峻提供的報告把當時的全部資料打包放在儲存器裡一同送了過來,這就方便了凌默宇對資料進行分析。
他將資料錄入電腦中,“慧童你想要從一些雜亂的訊號中找到有用的訊號會怎麼辦?”凌默宇這時候想到利用慧童的分析能力。
“這個好辦啊,只要你將無用的訊號進行濾波處理就可以,這不是很簡單嗎?”慧童說道。
“濾波我當然知道,不過這些訊號的頻帶很寬,總不能全頻域濾波啊,那就把有用的訊號也遮蔽掉了。”凌默宇說道。
“你說的用於傳輸訊號的粒子多嗎?”慧童問道。
“只有為數不多的粒子傳輸訊號,但是這些訊號能傳遞很豐富的內容嗎?這也是讓我感到困惑的地方。”凌默宇說道。
“如果訊號不多的話,我們將所有訊號進行三維模擬,看看究竟有什麼規律可循,只要有規律就可能是在傳遞資訊。”慧童說得到。
凌默宇將這些資料進行了三維建模處理,經過處理他還是沒看出有什麼不同,不過慧童卻有更多的發現。
“這些粒子除了本身傳播的頻率和自身的震動外,似乎還有其他的波形,它們在沿著本身的波動中還有另外一個方向的震動,這些震動形成的波應該就是攜帶資料的。”慧童說道。
“你能把這些訊號解析出來嗎?”凌默宇問道。
“我可以將他們還原成可識別的訊號,不過這些都是加密的訊號,而且是量子訊號,我無法知道他們在說什麼內容。”慧童說道。
“那就夠了,只要知道確實有人在用中微子干擾皇帝的決斷就可以了,看來我的想法是對的。”凌默宇鬆了一口氣說道。
凌默宇把自己分析的資料和從三維模型中獲得的資料波形一起整理好,拿著去找劉昱澈,告訴他真得有中微子發射源從皇宮內外傳送資料流。
看著這些奇奇怪怪形狀的東東和大量的公式和計算,劉昱澈有些頭疼,“既然能證明有人在干擾皇帝的決策行動,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劉昱澈說道。
“現在階段我們還沒有能力干擾他們的行動,唯一的辦法是找到那個中微子發射和接受裝置將它從皇帝身邊弄走,讓皇帝遠離這個東西,只要這個東西不能定位皇帝的位置就可以了。”凌默宇說道。
“轉了一圈又回來了,我也想不到什麼東西能讓皇帝天天戴著!,真要是有什麼屬於皇帝自身以外他又必須戴的估計只要假牙了!”劉昱澈沮喪的說道。
“我們能不能找到記錄皇帝陛下衣食住行的行動記錄呢,從裡面看看有什麼可用之處。”凌默宇問道。
“這個非常難,皇帝陛下的起居都有專人照顧,而且有專人進行記錄,不過這些記錄都被內務部門掌握,現在看都是徐皇妃的親信,就連軍隊都拿不到這些資料。”劉昱澈說道。
正當他們尋找擾亂皇帝思考的神秘裝置的時候,央國的形式發生了急劇的變化!
央國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旦國的地面部隊在卓國邊境向央國發動了猛烈的攻擊。旦國軍隊分成左中右三路,分別從三個方向對央國展開了大規模進攻,央國的邊防軍根本抵擋不住旦國軍隊的凌厲攻勢,節節敗退,在不到24小時內旦國的侵略軍向央國境內推進了100公里。
央國的邊防部隊,30萬人被合圍,空軍的戰鬥機大部分還沒有起飛就被摧毀,損失飛機一千多駕,大量軍用物資損失,大片土地被旦國佔領,百萬難民從邊境地區向內地湧進來!
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的央國的寧靜,頓時國家上下一片大亂,央國的首都距離卓國邊境不到一千公里,按照這種速度很快就會打倒央國的首都。
旦國是個厚顏無恥的國家,對央國不宣而戰,違背了基本的國際關係準則,旦國的虎狼之心完全大白於天下了,央國的綏靖政策宣告破產。
面對旦國的突然閃擊,央國軍隊開始用遠端導彈對旦國的軍事目標進行打擊,不過根達亞星上沒有研製出核武器,常規彈頭對一個國家的打擊實在有限,遠端導彈的數量不多,而且旦國擁有高效的攔截系統,大部分導彈起不到什麼作用。
皇帝召開了御前擴大會議,緊急商討對策,會議上形成兩種意見,一種以劉昱原為首,要求對入侵的旦國軍隊進行群面反擊,前線軍地立即發起反衝鋒,奪回失地,將旦國軍隊幹出央國境內;另一種以國防部長老帥梁瑜為首,要求撤回前線軍隊,在距離首都300公里的山區重新構築攻勢阻擋旦國的進攻。
雙方的意見針鋒相對互不相讓,會議爭執不下,只能暫時休會,最後的決策需要皇帝陛下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