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很有禮貌,雖然自身在天地之中的佔比比對方大了那麼一些。
可人不一定要分個三六九等,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他能夠稱呼魔羅為道友,因為曾經從對方身上學過關於神魂一道的法門,那時初入黃泉的自己在神魂方面不如對方。如今也能稱呼盤瓠為道友,在歲月方面自己不如對方。
所謂道友分許多種,而李易的最低要求便是能共同修道互相學習。
白石這種笨蛋就不在此列。
嗯?
怎麼不說話了?
李易略感疑惑,場面異常的安靜,不僅僅是來客盤瓠,還有在場的其他人也是如此。
沒有一人說話,唯獨祝雪咀嚼長壽麵發出啪吱啪吱的響聲,吃得嬰兒肥的臉頰上滿是油漬。一雙明亮的大眼睛也透露出疑惑,左右張望周圍當異常安靜的眾人。
不過小傢伙也不是什麼都不懂,仰著頭面露崇拜的說道:“仙長好厲害哦。”
厲害。
此話讓眾人從愣神中逐漸回過神來,但接踵而至的並非是冷靜,而是靈臺之中宛如驚濤駭浪的波動。
凡修行之人皆有靈臺,而靈臺就是三魂六魄、記憶、神魂力量等等的統稱。在場除了白石以外,每個人腦海中的思緒都有千萬之數。
所以無論是戰鬥還是決斷,修為更高往往比弱者要更加果斷,這不是自身品質與心性的差別,而是思維的速度。再優柔寡斷的大能,一瞬間可能已經思考了幾個小時。
把所有已知的情報與認知羅列在自己面前,做出決斷。
首當其衝是魔羅,淵,嵐這些客人,他們與李長生的關係不算特別親密,所瞭解到的李長生也只是某一階段。
三人坐在一塊,身體僵硬,隨後用眼角的餘光對視。
‘一位無相竟然被仙人叫過來了……’
他們姑且稱之為叫。
而剛剛假設自己沒有聽錯,好像是暄?暄是上位者對下位者的傳喚,覲見是諸侯秋見天子之禮,於五禮屬賓禮。
這是人類的禮節與用詞,對於他們來說無用,只不過與人類交流恰當好處的使用一下。
可問題是盤瓠真的來了。
看李長生如此客氣的態度,可能……或許……應該不是暄。
三人看向那位大聖人,只見對方完全是一臉懵逼。
而後是老樹精。
他已經快變成一顆樹了。
站得越高看得越遠,反之,看得越遠卻望不到頭產生的將不是嚮往與傾慕,而是對未知的恐懼。
老樹看著平平無奇的男子,恍惚間彷彿看到一座望不到頂的山峰。
他回想起了前段時間與李易的談話,由於對西域採取的措施產生了巨大的分歧。老樹並未擅自行動,反而是積極的與李易商討。
比如派魔羅去西域,也是跟李易說過的。當時對方的回答說:“隨便。”
李易說自己是山野閒人不是說說而已,他不是萬事皆不管,野人多少得毆打一下小動物,何況總是有人找死。他只是不會理所當然的覺得自己能驅使外人,也就是權力。
而對於李長生實力討教,究竟是何等的實力,才能讓李長生面對兩位無相如此怡然自在。
彷彿根本不把對方放在眼裡。
當時李易又是如此回答的:“李長生所學頗雜,鬥法只因殺的人多了才顯強,實際上大部分法門都不是用來殺人的。若說與其他無相對比,自然要勝過一些。”
如此回答並沒有出乎老樹精的預料,對方的才華他前世已經見識過了,登臨無相頂端是理所當然的。
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萬物之間也總有高低之分,哪怕只是細微的。
老樹又問道:“我與道友,若是一決生死孰強孰弱,又會如何?”
李易回答:“李長生與你要看年歲,就好比如你一萬歲肯定打不過我三千歲。以你合道的時間段,生死搏殺伱我五五開,或許我耗不過你。五千歲的話,我需要花費數千年可能才能把你徹底殺死。”
李長生比我強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