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當真令現場的很多書法家,都感到驚訝!
“不會吧!吳良好歹也是書法家人士,怎麼連毛筆都沒有呢?”
“吳良是在搞笑的吧,我看他寫的字挺好的,肯定是個經常練字的人,家裡怎麼會沒有毛筆!”
“各位不要在意,這是吳大師又在裝逼了,他一日不裝渾身不自在。”
“真搞不懂吳良又在整什麼么蛾子,我是不信他家中沒有毛筆,這根本不合常理!”
若是能合常理就怪了,吳良是誰,吳良是華夏國第一敗家子。
他的心思,豈是你們這些凡夫俗子能夠揣摩的。
當吳良見到書法協會眾多書法家們,都是一臉疑惑,吳良輕輕笑了笑,說道:“各位就不必猜忌了,我家裡真的沒有毛筆,平時我很少把玩這些東西。”
吳良在日常生活中,確實對書法不怎麼上心,也只有在教周萌萌上書法課時才會有所接觸。
並且,吳良在教課時,使用的也是周萌萌的毛筆。
儘管吳良實話實說,可是那些書法協會的書法家們,並不買賬。
吳良不想再去糾結這個問題,乾脆將話題翻篇。
“裴南銘,你隨便給我一支毛筆,我簡單寫幾個字就行。”吳良說。
雖然毛筆很重要,但是並不是沒有一支好毛筆就寫不來一手好字。
裴南銘見吳良要筆,心中暗生一計。
既然吳良向我要筆,那我就把最差的一支毛筆給他。
作為一個書法名家,深知毛筆對於書法的作用,一支好筆,可以給書法錦上添花,可以說書法家能寫得一手好字,離不開毛筆的加成。
雖然毛筆並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但絕對能在關鍵時刻錦上添花。
“毛筆我有的是,這次將我平時所用的毛筆都帶了過來。”說著,裴南銘就將一隻羊毫毛筆,遞給了吳良,“這支筆還不錯,你看看是否合適。”
吳良看都沒看一眼,直接接過來,就說:“筆嘛,能寫字就行,只要不是禿筆,我就能寫。”
吳良這句話中,透露出他的強大自信。
都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在吳良眼中,“器”並不怎麼重要。
不過,裴南銘可不這麼想。
此刻,裴南銘還在內心竊喜呢。
“呵呵,年輕人就是氣勢太盛,難掩鋒芒,不知道如何收斂,混書法圈子的人,都知道毛筆就像是戰士手中的利劍,如果利劍不鋒利,又怎能上陣殺敵呢,年輕,年輕啊!”
裴南銘沾沾自喜,他心裡可沒有想過必須公平比試。
關於“公平”二字,他嘴上也只是說說。
只要能在今天戰勝了吳良,他的心結便可以開啟了。
說到底,裴南銘終究是個老奸巨猾的人。
而吳良,作為“王羲之畢生書法傳承”的獲得者,又豈能看不出來這支毛病有問題。
在裴南銘將毛筆遞過來的時候,吳良就看出了毛筆上的毛,不夠尖、圓、 齊、 健。
其中,“健”最為重要。
什麼叫“健”呢? 指的就是毛筆的彈性。
一定要讓筆鋒的彈性好一些,否則彈性不好,在寫字時候,毛筆高速行走,就得不斷地調峰。
這樣一來,勢必影響寫字效果和寫字的氣脈。
如果寫行草書,毛筆的彈性一定要好。
寫字時,毛筆是一個不斷提按的過程,這個時候毛筆壓下去寫彎了,在提筆的時候,靠它自身的彈性自然就回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