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兒臣認為此戰必打!”
朝堂上,蕭景睿將征戰的理由一一道來,最後斬釘截鐵的下了必戰結論,隨後面色毅然道:“父皇,兒臣願替父皇解憂,願親赴戰場,踏平南疆!”
這是要毛遂自薦,統帥三軍啊!
簫齊晟盯著蕭景睿堅定的神色,眼色微閃,並未很快表態。
一時間,朝堂上又響起竊竊私語聲。
見此情景,有傾向蕭景睿這邊的朝臣開始出聲附和。
“皇上,二殿下所言極是,大慶與南疆交惡多年,再這樣拖下去也不是辦法,不僅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反而還給了對方儲存實力的時間。”
“皇上,老臣也贊成二殿下的建議。大慶善武,若是遇見挑釁只會一昧議和,實在是有傷國譽。萬一再讓吐蕃等附屬小國起了不服之心,更是得不償失。”
“微臣附議!”
“你們都主戰,給朕的理由也還算說得過去。不過,”簫齊晟慢悠悠說著,目光斜視,在餘下大臣臉上掃過:“方才那些主和的人呢?怎麼現在都一言不發了?嗯?”
聞言,蕭景睿也半側身,向身後那些人看了一眼。只是他面色緩和,目光明朗,並未讓人感覺不適。
只是,仍是有些人默默的往後退了一步。
蕭景睿唇邊便盪出微微的笑意。
忽然,有人高聲說道:“我反對!”
眾人聞聲望去,只見右側慢慢踱出來一人,正是太子簫景翼,他走到朝堂中央,對簫齊晟拱手道:“父皇,兒臣反對開戰。原因無他,皆因今年發生數起天災人禍,朝廷勞財傷命損傷頗深,若在這時候貿貿然開戰,兒臣唯恐會損傷大慶根基。”
話音方落,方閣老馬上附和:“老臣認為太子殿下說的極是。其實不止今年,最近三年都頻發天災,朝廷已經十分吃力了。如今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若是不等恢復徹底就開戰,對朝廷是百害而無一利啊!”
方閣老說完,戶部侍郎接著道:“其實銀兩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內戰。皇上您也知道,草原上那批財狼早就起了不臣之心,只是礙於大慶兵力雄厚才不敢貿然起事。可即便如此,也不能忽視他們對咱們虎視眈眈的事實。皇上,此時若是開戰,他們一定會按捺不住的!”
真是內憂外患!
簫齊晟眉頭緊皺,更加沉默。
簫景翼面露得意,斜梯了蕭景睿一眼。
他倒不是真的覺得只能和不能戰,只是既然老二提出了戰,那他肯定要站在老二的對立面了。好在和有和的好處,而且比戰的好處更顯而易見!
否則,皇帝不會陷入猶疑,半響沒有開口。
皇帝不說話,不代表朝臣們不說話。他們就地分作三派,一派中立,其餘兩派各站一人。
中立者一言不發,那對立兩派則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唇槍舌戰。
紛亂之中,唯獨站在不起眼角落的簫景煜長身玉立,不受任何干擾。
過了沒多久,簫齊晟忽的一抬手,隨著他的動作,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噤聲。
就在大家以為簫齊晟會有所決定時,簫齊晟的目光忽然投向了另一邊,鎖定了另一個不爭不搶的人影。
“景煜,你有何看法?”
太子與二殿下不相上下,皇帝卻拋開兩人,又問起三殿下的意見!
有人悄悄將目光向簫景煜投去。
簫景煜對外界所有的一切視若無睹,只對簫齊晟拱手應道:“回稟父皇,如今大慶內憂外患,兒臣覺得是戰是和不是幾句話就能決定的。”
簫齊晟眉頭一皺,追問道:“那你覺得,該如何決定呢?”
簫景煜星眸微沉,朗聲回答:“攘外必先安內!若要開戰,一定要保證內部安穩。若短期內無法令內部安慰,那便不能隨意開戰。”
那這到底是贊成開戰呢,還是贊成講和呢?
不等簫齊晟發問,簫景翼迫不及待的說道:“三弟所言極是,如今內部動盪,草原上的財狼虎視眈眈,根本就無法安穩!三弟,你同本宮想的一模一樣,當前只能以和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