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螢兒?你今天沒出門啊,怎麼還來公司了。」
剛進到公司院裡,我就看到了金姨,她是六月中旬從南方回來的。
跟從前一樣,還是沒看到我師父的影兒,親手做的糕點師父也沒有品嚐。
不過金姨的心態自我調整的特別好,貌似只要能距離師父近一點,幫著師父打掃打掃空房間,幸福感就全來了。
這次回京中她都沒喝悶酒,扭頭就忙起生意了。
「嗯,我來找齊經理說點事兒……」
我嘴上應著,看到金姨是帶人開了輛小卡車過來的,公司員工正往卡車的後鬥上裝著紙紮,花圈,轎子,馬車,牛車,花籃兒,車伕,童年童女……
相當全乎啊。
並且還都是古代的配置!
「金姨,您這是接到大活兒了啊。」
「談不上大活兒。」
金姨擺手笑笑,指揮著眾人把紙紮固定妥當,對著我隨口道,「就是遷個墳……」
「遷墳?」
我一臉好信兒,「您現在都接遷墳的業務了?」
從陽宅領域涉足到陰宅專案了?
「什麼啊,骨灰房你知道吧。」
金姨拉著我朝旁邊走了幾步,低聲道,「陰人住陽宅,聽沒聽說過?」
我點頭,「知道,一些有錢人的親屬過世了,要是還沒找到下葬的地方,會買套房子,專門放置骨灰盒,有的還會把內部裝修弄得像殯儀館的告別廳一樣,逢年過節的去祭拜,這就叫陰人住陽宅。」
近些年這種情況不算罕見,主要發生在大城市裡。
根本原因就是城裡地價貴,公墓的價格又是水漲船高。
並且公墓還有使用年限,到時間點兒了就得續費。
後人要是不管了,備不住那骨灰盒就得被挪出來,不像在村裡,葬完了指定沒人去收物業費,消停躺那就行了,祖祖輩輩的都能有著落。
基於此,有些人就會算賬了,如果走一個親人得在城裡買一塊墓地,那還不如買套房子。
先讓亡靈住著,方便祭拜了不說,存放空間還大。
說不好聽的家裡人就算鉚勁兒去嚥氣兒,那骨灰盒也不可能把屋子填滿。
更不要說房子還有相當大的升值空間,不管過多少年,自家人手裡都能攥套房子。
最最後,再倒手一賣,穩賺不賠。
新聞報道里還說過,有些城市甚至有骨灰小區,裡面的房子都是專門用來存放骨灰的。
這種現象也是由於人口老齡化和城市發展造成的,沒辦法去單一的去評價好壞。
我站在陰陽先生的角度上看,只有那種年紀輕輕意外離世的,火化後需要把骨灰放在殯儀館裡存放三年,此為化怨,也就是平平亡靈的怨氣,省的下葬後鬧騰,影響到後人。
若是正常死亡,最佳方式就是入土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