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說來司馬家和魔界的關係確實有點難以調和了。”
七夜魔主是魔界最傑出的魔主了,他死後魔界大亂,天生天養就是在那個時候逃到神域,最後在神域攪風攪雨的。
所以在魔界很多人都崇拜七夜,當初是七夜下令要處置司馬家的,這誰也不敢違抗。
“好了嚴密監視司馬家的一舉一動,記住不要讓他們發現了,下去吧。”
梁旭一聲令下,站在他身邊的人慢慢的消失在眼前,這是他手中的一支秘密部隊,沒有幾個人知道。
他們專門負責打探訊息之類的,有點類似於錦衣衛,在司馬家有不少這樣的人,估計就連司馬恆都不曉得他身邊還有這樣的人。
“你連你岳父家都不相信呀?”
三眼看著梁旭,覺得他做的有點不地道了,居然在人家身邊秘密安排人。
“三眼兄這你就不懂了,司馬家畢竟之前是魔界之人,要慎重考慮,畢竟我現在不是一個人了,更加不能那麼隨意了,這樣說你明白嗎?”
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時代過去了,他現在是神域的少神主,有些事情更加不能不去做。
雖然這樣做有點寒人心,可是寒一家總比幾家都哭要好上許多吧。
如果真的出問題,不止是一家的問題了,而是神域多個家族的問題了。
百家哭不如一家哭,正是這個道理,所以梁旭將這件事分的十分清楚,也許司馬家根本沒有問題,但是梁旭不敢這樣賭呀,也不能這樣賭。
畢竟這關乎眾人的身家性命的事情,他不能賭,也不敢賭。
他現在發現為什麼一些帝王在當上皇帝之後會性情大變了,因為他們需要考慮的東西簡直是太多了,也導致了,他們所做之事的不止是為了自己還要全面考慮。
“我明白,其實這個司馬家的先祖和外面明朝一個叫張居正的人很相似,不過比張居正悲慘,再怎麼說這個司馬家的先祖也曾經作為七夜的老師,這七夜居然將他們家連根拔起了。”
三眼看過不少的史書,居然還了解明朝的張居正,不過樑旭相信他只是一知半解而已。
“得了吧,三眼兄你知道張居正為什麼會在死後被清算嗎,那是有一定原因的,和司馬家的事情根本不一樣。”
“怎麼還有什麼不一樣的?”三眼對歷史感興趣,聽到梁旭這樣說頓時來精神了。
“好吧,我來給你普及一下,走一邊走以便說。”
萬曆十年(1582年)六月,大明王朝的一代名臣,萬曆朝權傾天下的內閣首輔張居正病逝,明神宗萬曆皇帝十分悲痛,下旨厚葬這一位為明朝嘔心瀝血的大明首輔,同時賜祭九壇,贈上柱國,諡“文忠”命令錦衣衛高官和司禮監太監護喪歸葬,規格不可謂不高,甚至在明一朝也只有張居正有這個待遇了。
張居正生當柱國,死諡文忠,張居正達到歷代文官的最高峰,在生前他就是左柱國太傅,太師,子嗣恩蔭為官,在朝中無人能及,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嫉妒恨。他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登基,兢兢業業的治理大明,可謂是嘔心瀝血,萬曆皇帝和太后平時和張居正交談的時候,都是稱呼他為元輔或者張先生,表示尊重。
張居正家裡萬曆皇帝送的牌匾都是皇帝親自書寫的:“爾為鹽梅”“汝作舟楫”等對張居正十分讚揚,就在張居正去世的前夕,萬曆皇帝給張居正這樣養的稱呼“太師張太嶽先生”可見皇帝對張居正的恩寵達到了一個什麼樣的地步,這段君臣機遇簡直可以成為千古美談。
張居正死後的第四天朝局就發生了變化,張居正舉薦的武英殿大學士兼任禮部尚書潘晟被御史雷士幀等七名言官彈劾,被萬曆皇帝罷官了,這可不是突然發事件,只有預謀的,此人是張居正生前推薦入閣的,他的致仕,標誌著張居正時代開始落幕。
這只是第一波,很快張居正的老戰友馮保也倒臺,一場風暴開始來臨!有人開始不斷彈劾王篆、曾省吾等張居正一派的人,並且彈劾起來張居正。萬曆十年(1852年)十二月,御史楊四知,上書彈劾張居正欺負蔽主,攬權樹黨等十四條大罪,於是萬曆皇帝下令抄張居正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而且張居正也險遭開棺鞭屍。家屬或餓死或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