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首輔家的長孫媳> 第427章 請教高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27章 請教高參 (1 / 2)

弘復帝今日的心情從盛怒到欣慰大大的一個起伏,回到乾清宮就覺得胸中隱隱有些發悶,忙請了丹陽道長來診脈,服了粒丸藥,在安神香的助眠下一覺睡了個神清氣爽,方才覺得好些,哪裡知道安排去子虛庵的耳目竟然打聽出了這麼一樁不得了的大事!

高得宜實在不知應不應當稟知弘復帝好了。

原本皇上眼瞅著太孫總算有了痛改前非的跡象,已在考慮是否應當撤消對慈慶宮的監控,所以才令他安排耳目前往子虛庵,倒不是為了盯防太孫,弘復帝是擔心隱在暗中那居心叵測之人,同樣會察悉慈慶宮中今日這場險變,要是藉此時機謀害太子妃,再謊欺太孫太子妃是被皇上秘密/處死,太孫純孝,若中計,豈不會對皇上又生疑恨?為防好不容易得以緩和的祖孫關係再生變故,皇上才至於如此未雨綢繆,結果倒好,倒是察實了太孫非但不曾改過自新,反而相比過去的乖張頑劣更增了滿腹陰謀。

高得宜當然不是為了太孫考慮,生怕儲位有變,但他太明白皇上的心情了,為著故太子的英年早逝,對太孫寄予重望,無論多少朝臣諫言仍然不肯廢儲,要知道太孫劣性難改,無疑更加痛心難過。

皇上的龍體可經不起這麼折騰了。

可要是不如實上稟,那也是辜負了皇上的信託,且高得宜忠心事主,也萬萬不能夠做出眼看著弘復帝被太孫瞞騙,到頭來一片苦心付之東流,非但不能成就中興盛世,更甚至讓江山社稷亡於太孫之手。

高得宜正在犯難,卻有小宦官尋來稟報“皇上召見”,高得宜愁眉苦臉的進入內堂,悄無聲息的禮見,就聽弘復帝道:“朕決定撤消對慈慶宮的監控,且太傅鍾淦教誨太孫奉行公正仁德有功,擢從二品正治卿文勳,賞賜‘明正’二字號譽,擬旨內閣頒詔,另陶嘯深那處,由宜公知會一聲便是。”

高得宜心裡就越發犯難了,鐘太傅倒也罷了,的確是以正道大義教誨太孫,縱然太孫全當了耳邊風,鐘太傅沒有功勞也佔苦勞,享此殊榮還說得過去,可真要是贊同著撤消對慈慶宮的監控……

“皇上,太孫殿下雖說悔改,可那心機叵測之徒埋伏在殿下身邊的奸歹卻仍未露形,要是皇上此時就撤除監控,萬一要是那些奸歹眼看著太孫已獲皇上信任,再進讒言……太孫畢竟年幼,性情未穩,難保不會再信讒言唆使啊。”

高得宜頂著壓力才暫時勸阻了弘復帝的決意,但他仍然拿不準該不該將子虛庵的對話如實上奏,這一晚上輾轉反側就沒睡安穩,到次日下晝,才終於是想到了辦法——如今自己和陶嘯深,一個監控子虛庵一個監控慈慶宮,馬馬虎虎論來算得上同一戰壕的同袍,這麼大件事怎能光由自己擔著?東廠和錦衣衛間也是該有次精誠合作的,既然大家都是皇上的忠臣,商量著如何處辦這事也是理所當然。

原本呢錦衣衛和東廠都屬皇帝親管的部系,負責刺探機密,也負有保密的義務,互通訊息商量著要麼一起欺瞞皇帝要麼一起參劾

太孫的行為實在有失忠誠,被論罪處決都夠格了,但弘復帝不比得他的父祖,對於錦衣衛和東廠反倒是心存忌防,唯一信得過的只有陶嘯深和高得宜兩個,自來也是鼓勵二人精誠合作,方便隨時替他分憂解難,那麼高得宜和陶嘯深私下商量再拿出個統一的辦法就不算有違聖意。

心動即便行動,高得宜掉頭便去了錦衣衛的北鎮撫司。

陶嘯深聽聞那件令人震驚的隱密,也是半天不能言語。

“雖說皇上令下官監控慈慶宮,不過太孫與屬官以及諸親朋的言談也不能夠回回都被暗探聽聞,下官實在不知太孫是聽信了何人的讒言才如此……”陶嘯深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措辭,粗/黑的眉頭在眉心挽成個死結:“太孫竟然連太子妃都算計其中,用大義滅親的方式騙取皇上信任,著實……”

“不臣不子,無可救藥了!”高得宜既然決定要與陶嘯深精誠合作,言辭便率先放闊起來,免得陶嘯深還忌諱著“恭敬”二字辭不達意:“陶君,咱家可不是追究太孫身邊奸歹仍未察明,就連皇上,也明白太孫身邊圍繞的高氏餘黨以及奸歹小人甚多,但有的並不妨事,極少數才存禍心,這要篩選起來實在也不是一時之間就能破獲,且論來皇上確然該痛下決心,乾脆將太孫身邊的高氏餘黨連根拔除,然則一來皇上仁厚,不願誅連太廣鬧得人人自危,再則皇上也顧忌著如此一來,太孫恐怕更會惶惑皇上已然決意廢儲,反而做出那些無法收場的禍事。”

陶嘯深忍不住頷首道:“皇上既有這樣多的顧慮,下官便更得小心謹慎了,只能暗察不能明究,可慈慶宮到底為儲君所居,便是錦衣衛的暗探也不能夠無孔不入。”

這當然就大大影響了察實隱於暗處的大奸之徒。

“今日我尋陶君,是想與陶君商量,太孫與太子妃那番對話應不應當直稟天聽。”

“這事恐怕不能隱瞞皇上吧?”

“可皇上龍體欠安,病症已成氣候,咱家實在擔心使皇上更增憂慮,不利於丹陽道長的治案。”

“這……”陶嘯深眉心的死結更往鼻樑垂落,在高得宜的期盼下好半天才說到:“一時之間,下官也實在難以拿定主意,還望宜公稍許幾日寬限,陶某再給建議。”

高得宜離開北鎮府司已經老遠,還在疑惑,陶嘯深這是有意推脫呢?還是先要請教高參?

自然是後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