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首輔家的長孫媳> 第435章 夫君出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5章 夫君出手 (2 / 2)

弘復帝不由得幾分納悶:“說起來也過了近十天,惠妃難道一無所成?從前她倒是隔三岔五的就往乾清宮裡送湯送水,反而這回精進了廚藝,卻也沒來朕跟前獻殷勤。”

高得宜忙說:“不如老奴走一趟長樂宮去打聽打聽?”

原來這一番話,高得宜正是受了蘭庭的請託,但他卻鬧不清蘭庭為何請託他如此曲折的進言,不過想著一來這些底下臣子的趣事的確能稍微緩和皇上的愁悶,再者他還的確欠著已故趙太師莫大的人情先帝時,若非趙太師施救仗義執言,他怕早被當時的司禮監太監禍害了一條小命,哪裡還有如今的否極泰來?

高得宜以為蘭庭

是因慈慶宮險變,大不放心妻子身在內廷,如此曲折的想要打聽妻子在長樂宮是否安好,有無受到另外的刁責而已。

怎知他走了一趟長樂宮,才曉得惠妃非但沒有“拜師學藝”不說,甚至還與“老師”鬧得不甚愉快,又才依稀明白了蘭庭的意圖。

太師府和安陸侯府雖為姻親,可趙太師在世時便有意疏遠江琛,兩家人實在不能算近好,雖說皇上一直以為惠妃不像江琛一樣野心勃勃,可惠妃相請顧宜人入宮的用意難免引起趙修撰的懷疑,更別說又確然發生了慈慶宮的一場險變!

惠妃的用意似乎的確不純?

如果是這樣,那麼惠妃及江琛有無可能就是那個暗中慫恿太孫的主謀?

高得宜心中存著了這樣的疑慮,自然更加不會替惠妃遮掩了。

如實稟奏道:“惠妃娘娘竟然並未向顧宜人請教廚藝,且老奴還察實……顧宜人入宮當日,惠妃侄女江姑娘便對顧宜人出言不遜,當時坤仁宮的郭宮令正在現場,是以督促江姑娘告錯,到次日聖德太后娘娘也因為江姑娘的言行冒失,特令蕭宮令指正江姑娘習守宮規,惠妃娘娘因此似對顧宜人心存埋怨,顧宜人雖在長樂宮,惠妃與其卻連言談來往都罕少,最近又因……安陸侯府六太太不慎感染風寒病故,惠妃自稱心中哀痛,莫說請教廚藝,便是連兩宮太后那處也中止了拜問。”

弘復帝也是知道惠妃常召她那六弟婦入宮,但聞此稟報後,心中難免疑惑。

說起來惠妃進宮之後,龔氏才嫁進江家,這姑娣二人的情份按理應當不如惠妃和其餘幾個本家的嫂嫂深厚,怎麼反而是龔氏倒比江琛其餘幾個子媳更與惠妃親近?且惠妃一貫恭孝,這回竟因娣婦病故而疏忽了兩宮太后的拜省問安,怎麼想怎麼覺著弔詭。

於是已經良久沒有召幸妃嬪的皇上,今日特點了讓惠妃侍寢。

一朝入宮,便為皇室之婦,別說惠妃本家只是弟婦新喪,即便江琛嗚呼哀哉了,惠妃也不能為父親披麻戴孝拒絕侍寢,且惠妃也根本不存在為了龔氏“哀切悲痛”的心情,她提出那套說法,無非是為了遮掩懶怠“學藝”的態度,她可不願目睹春歸那張得意洋洋的笑臉,更加不願再佯作尊敬死敵為名義上的老師。

惠妃卻根本沒有料到日理萬機的弘復帝會突然關心起她“學藝”的進展,所以惠妃獲詔,尚且心花怒放

接二連三的黴運和不順總算有了轉機,皇上的召幸已經足夠顯示她的聖寵不衰,這也可謂是對沈皇后的一記還擊,以及顧氏那賤婦!

任憑你機關算盡,卻仍然無法阻止我的“寵冠後宮”,太后算什麼,皇后算什麼,只要我還有皇上這座靠山,在此皇城內廷,就永遠佔據尊榮一席!

於是皇帝就看見了一個花枝招展的人和一張春風得意的臉。

怎麼看惠妃怎麼不像強顏歡笑的模樣啊?弘復帝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