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的休假竟然被溫守初給佔用了半天,趙大爺的心情自然也是有些鬱悶的,原本沒想著要留飯,可溫守初剛一說出來意,蘭庭就覺得可以改變主意豁出這半日光陰了。
賠禮?那就一個解釋,看來上回姚氏邀請他家娘子去溫家賞秋品菊,定是鬧出了不愉快的事。
蘭庭今日雖說休假,但昨晚還在因為接下來的三日假期秉燭務公,大清早才趕回太師府,還沒來及與春歸見面,就聽聞溫守初夫婦兩個不速之客求請面見,他還沒聽春歸提起溫家宴席上的諸多“意外”。
這時聽溫守初一番打躬作揖後,吞吞吐吐的把木末引發的事件說了個囫圇,趙大爺表示根本就不相信這是溫實初的無心之失,不過他尚且還有些鬧不清溫實初真正目的,只佯裝接受歉意,鬆開了蹙攏的眉頭:“溫君若是真先聽了木末那番無稽之談,想必的確不能特意請了她鬧事,存心使得內子敗興受氣。”
沒再解釋自己和木末間的舊事幹系,只是用“無稽之談”四字表達了立場,那就是堅信春歸從來沒有詆譭過木末的名聲。
溫守初的目光隱隱一閃,暗忖:木末雖說確有些不同俗常,容貌與風神都能稱為京城藝妓的翹楚,到底是過於倨傲高,相處得久了,難免讓人心生厭煩,嫌這女子毫無風情趣味,且木末的容貌到底比不上顧氏嫵麗,讓人見之刻骨心蕩神弛,趙逕勿既有美人在懷,哪裡又還記得往昔舊情呢?果然是那妓子自視過高,單廂還堅信著自己在趙逕勿心目中的地位不曾動搖,這樣的女子根本就不瞭解男人,喜新厭舊方為本性,且趙逕勿又是身處功利場,愛惜聲名更是常情,就看他自從木末投身東風館後,竟再不與之面見,就能足證早已不念舊情了,女人到底沒有見識,木末竟還堅信著有朝一日,趙逕勿能夠捨棄榮華富貴和她雙宿雙棲,她以為求而不得必定造成念念不忘,卻沒想到世間男子不全像那申文秀一般的荒唐,趙逕勿的抱負和志向,註定不會受男女之情限困,又何況娶的妻子是顧氏這般的尤物,遠非木末能比。
蘭庭沒法精確度察溫守初此刻的心聲,但他捕捉到對方那一個目光閃爍,於是佯作無意間順口而言:“沒想到溫君竟是東風館的常客,木末眼高過頂,能被她視為知己者可不多。”
溫守初心中又是一動:這話聽來,倒像是很有幾分酸醋勁兒了,不過男人往往正是如此,自己雖說不怎在意那女子,卻還計較那女子忽然之間就變了心,就是不知趙逕勿怎麼看待周王殿下一直甘願為木末靠山的事了。
他便連忙宣告:“溫某雖說尚未考取功名,才無妨出入於青樓勾欄,卻不敢唐突木末姑娘,無非是聽聞周王殿下常往東風館消遣,意圖結識的緣故,至於木末姑娘願與溫某相交,不瞞趙君,溫某也實在覺得詫異,也就是前幾日因為那場事故方才恍然大悟,原來溫某也是為木末姑娘利用罷了。”
“原來如此。”蘭庭一笑:“只是不知溫君因何想要結識王爺?”
“溫某素來喜好結識風雅之士,拜讀過殿下的詩作,心中大覺欽佩,可到底不敢貿然求見,一時動了歪心眼,說來也真是慚愧。”便搖搖頭,作出認真懊悔的姿態。
蘭庭偏不多提周王,更是不講周王和木末間的干係瓜葛,說著離題萬里的閒話,又顯出幾分其實懶於應酬的
不耐來。溫守初自然有所意識,連忙把打好腹稿的詞句繼續吐露:“溫某家中親長與福州申門素有來往,溫某故而聽聞過申二叔同顧舉人本為知交,便隨口提醒了內子,申家叔母雖說不居京城,正好申二叔之子七郎因為留館,才將妻室接入京城,原本內子也與申家弟婦交好,不如請了她來作陪,怎想到……也不知申家弟婦對令內有何誤解,竟然……反因為木末姑娘的質疑搶白了令內幾句,說到底還是溫某的錯失。”
他不明言徐氏因何緣故對春歸心懷敵意,自然是為了讓蘭庭相信這也是無心之失,隱隱的還透露出春歸不擅應酬之道的意味,自覺挑撥離間的用意雖然不顯,但效果應當足夠了。
心懷抱負的世族子弟,且年紀輕輕儼然已經握實家主之權的趙逕勿,雖說難免一時迷戀顧氏的美色,然而自然不會忽視作為官眷而言,交際應酬時若有過失,便難以替自己分憂,更不提無論是福州申還是漳州徐,皆為絕對不能小覷的門第,趙逕勿理當經過此番事故,對侍郎府更多關注,一旦關注,不怕不能察實申文秀和顧氏的“舊情”,懷疑的種子一旦生根發芽,就越會不滿顧氏給太師府招惹的是非禍患,時間越長芥蒂越深,再經煽風點火的話……夫妻反目就是遲早的事了。
顧氏唯一的靠山,無非就是晉國公府的世子夫人易氏,可其實易氏與顧氏之間並無血緣親情,大抵也是因為趙逕勿風頭正勁,晉國公才授意易氏籠絡顧氏,透過這樣的方式強行與軒翥堂趙門攀親結緣罷了。
晉國公從前的確無意黨爭,不過因為聖德太后壽誕事件,董家與太孫已然交惡,且陰差陽錯之間,竟然與周王聯姻,更不提皇上因此還對晉國公到底是有了防範,分剝了晉國公的實權,這樣的情形下,董家哪裡還能夠獨善其身?於是正好趁著顧氏曾經竭力為周王妃辯護的由頭,乾脆讓易氏認了這個義女,一方面不至於讓明白前因後果的皇上更加生疑,一方面又有確實的收益。
皇上對趙太師的恩寵並沒因為趙太師的辭世而削減,倘若晉國公府能替周王籠絡軒翥堂一系,周王妃的地位更加不能動搖,晉國公必定寄望嫡親孫女有朝一日能夠母儀天下的!
溫守初卻沒想到,蘭庭其實早已在暗暗關注福州申門了。
是因雖說陪伴春歸新婚回門那日,他的大舅兄顧華彬因為當年只不過岳丈大人的族侄,所以對於嗣父正是因為申相邀才於福州不幸遇難的事不甚了了,但到底岳丈的遺體是為申親自送返,且申還相助著治喪一事,顧氏族老心知肚明申的出身,華彬稍一打聽,便得知了當年詳情,早在蘭庭攜同春歸回京之前,其實就確定了相邀岳丈前往福建之人,原來是吏部左侍郎申適的嫡子,不過申弘復六年中舉之後,竟然沒有繼續參加會試,彷彿無意仕途,而是留在福州宗族打理各類家事族務,但申的兩個兒子,申文雋經六部觀政選入行人司,申文秀卻是直接選為庶吉士,前程更勝兄長。
至於申文秀乃岳丈的備選女婿之一,這件事蘭庭當然也已經察探清楚,更甚至於申文秀至今仍對春歸念念不忘一事,趙修撰其實也是心知肚明。
又哪裡還不明白溫守初那點子花花肚腸呢?
追根究底,此人與鄭琿澹無異同類貨色,不過溫守初相比起來更加陰險罷了。
這當然不是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