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首輔家的長孫媳最新章節!
這餐飯到底是吃了個賓主數敗興,但春歸覺得自己是無辜的,她是被姚氏糾纏再三請來,雖則因為下雨影響了心情,卻沒想著因此去敗主人的興致,然而又再三受到了莫名其妙的敵意和針對,讓她十分懷疑姚氏的目的難道就是為了請她來家刁難羞辱的?可就為了這個不惜賠上近一年間的許多笑臉,姚氏的行為還真是十分幼稚兼無稽。
她既然出席,代表的往大里說是京城軒翥堂的體面,往小了說任由欺辱而不反擊也得丟趙大爺的臉,無論哪裡的官眷圈子,被鄙夷排擠的一定是懦弱無能的那一類人,這個道理在未得阮中士指教前春歸已經明白——她的婆母沈夫人起初就是因為無力還擊而勢單力孤。
但反擊也要適度,只要姚氏不再窮追猛打,春歸也毫無必要不依不饒,所以當東道主好容易才平復怨氣,表示撤下滿桌大碟大碗,另外再上幾味開胃小菜佐酒飲談時,春歸也緊跟著徐氏表示了贊同。
姚氏先敬了客人一杯,而後便道:“今日只有咱們三個賞秋品菊,為免無趣,我特意還央著二爺請了東風館的木末姑娘前來助興,徐娘新近入京,怕是還沒聽說過東風館?”
“確然不曾聽說。”
“就像福州的霞浦坊青瀾館,卻比那裡更清雅些,木末姑娘雖淪落風塵,不過就連我家二爺也讚揚她的才華和風骨,稱她的見識氣度不如俗流,可謂女中丈夫脂粉巨眼,且雖說不得不委身青樓,然一直潔身自好,實在不同於那些勾欄妓子,上回二爺請了木末姑娘來家論琴,遠遠的我也聽了她撫奏一首琴曲,心中大感折服,且後來還看了二爺謄錄為木末姑娘所作的詩詞,不用穠麗之詞,而氣勢豪邁,竟一點看不出閨閣文筆,我便有了與之一會的心思,就是不知兩位娘子……介不介意她的身份。”
這怎能不介意?!要換是另一人提議,徐氏想都不想便會回絕,且拂袖而去誓稱與苟同妓子者老死不相往來,但她卻必須給姚氏留著顏面,且也看出了姚氏專門請了木末來此絕不是為了噁心她,於是便摁捺下心裡的厭惡,換作口不對心的說辭:“聖人有言泛愛眾而親仁,便是不以身份取人而以才德論人的意思,姚姐姐既說那木末姑娘實則是個潔身自好的,又的確具備不俗的才華,那便是才德兼備,與之一會又有什麼要緊?”
春歸見姚氏看向她,也道:“客隨主便。”
感情這還真是一出鴻門宴啊,先有徐氏後有木末,她確信姚氏是刻意針對,可姚氏為何要使這些手段?她們兩個無怨無仇且楚河漢界的,根本就可以互不相干,難不成只是因為“看不慣”三字?姚氏沒這麼自大吧,難不成以為天下但凡她看不慣的人都必須刁難折辱?那她這一生可有得忙碌了,指不定比一國之君還要日理萬機。
春歸氣定神閒看著一身“喪服”的木末姑娘緩緩登場,袖手旁觀姚氏和徐氏一口一聲稱讚這京城第一芳魁如何的氣度不凡儀態萬方,這些乾巴巴的話一聽就是違心之辭,然後春歸很興奮的發現木末仍然是不假辭色,對於別人的稱讚壓根就沒有表達謙虛客套的意思,且根本就不願搭理姚氏這個東道主似的,對於徐氏,更是連頷首示意都不曾有一下。
“今日既是
賞秋品菊,且久聞姑娘的詩才,還望姑娘能就此情此境賦詩一首。”
姚氏這話竟完被木末當作了耳邊風,她連推託都不肯,只盯著春歸:“今日我這之所以答應赴請,是因一件事需要與顧娘子問證,還望顧娘子能夠移步,與我去安靜處說話。”
姚氏:!!!
她哪裡是對一介妓子心悅誠服,今日請木末來此並非她的自願,她根本就不恥和妓子交道,沒想到這妓子竟然如此狂傲,就算是為了質問顧氏,好歹也得對她這主家示以謙恭在先吧,但自己卻顯然遭到了無視,賤人太無禮!!!
可姚氏這完屬於搬起石頭砸腳,縱有一腔的怒火此時也得憋實一絲煙都不能外冒。
“今日我卻是因為姚娘子盛情相邀赴請飲談的,在此與姑娘一見實屬意外,更加不宜再和姑娘私話了。”春歸不管木末和姚氏之間有何勾當,總之一口拒絕。
木末稍稍蹙起眉頭,神色更顯冷肅:“我知道今日我借姚娘子酒宴約談顧娘子的確冒昧,不過我已經往太師府送了幾回帖子,卻並未收到顧娘子的迴音,所以無奈之下,只好冒昧。”
姚氏為了讓春歸變成難堪之人以解自己的難堪,不曾細想便連忙助拳:“顧娘子可是因為木末姑娘的身份才疏遠冷淡?又或者是兩位之間存在什麼誤解?在我看來,顧娘子可不是以身份取人的淺薄之徒,真要有什麼誤解還是當面說開的好,顧娘子也不用在意我,等二位私話完畢,咱們再繼續飲談便是。”
“這麼說來,姚娘子親自邀請我來聚宴,當真是因為木末姑娘所託?”春歸收了笑容。
“也不能這樣說……”
“我與木末姑娘無非一面之緣,與姚娘子本也論不上交情深厚,實在不解木末姑娘為何執意要與我面會,但今日卻算明白了姚娘子數回相邀的用意,既非友好,還恕我先行告辭,不再繼續掃興三位的聚談了。”
春歸壓根就不想衝木末多作解釋,且也實在反感這種硬要和麵談如果拒絕就往身上扣高傲無禮一頂帽子的行為,她也毫不在意被姚氏質疑以身份取人,試問整個京城官眷圈子,有誰敢認同被人約見就必須接受的道理?這事真要聲張,姚氏竟然和木末串通把她誆騙來自家,受到輿論譴責的必定是姚氏。
橫豎她這回拂袖而去佔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