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書迷樓 .org】,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雖說是兩回賀見春歸都只能看到聖德太后的膝蓋以下,根本就不敢抬眼打量,但此時跟著蕭宮令過來廣寒殿裡敘話,略微放鬆拘謹之後的一眼,春歸還是發覺了太后已經不知在何時換下那身繁重的禮服,改著了更加輕便的常服穿戴。
發上帶的是金絲鬏髻,湖藍地鑲白領的小襖,一襲真紅錦地馬面裙,衣肩裙襴用金線繡著牡丹纏枝花紋,她是在殿中北面的羅汗床上垂足而坐,當然不會起身相迎,但就那樣坐著,春歸仍然能夠看出聖德太后維持得毫沒走樣的窈窕身姿,心說難怪在這樣的場合仍然擇選襖裙,並不像多少上了年紀的婦人,需要藉助褙子、比甲的寬大修飾身形。
此時的宴廳時已經不聞禮樂聲聲,只有宮中伎人琵琶聯彈,又有伎人踏樂起舞,她們是助興的人,宴廳裡女眷卻沒幾個在欣賞樂舞的,所以春歸倒是聽見了不少的談笑聲,如此輕鬆的氣氛自然也能緩和不少的侷促緊張,至少不會讓春歸感覺眾人矚目。
還是要按照規矩禮見,但免省了跪叩,王太后示意春歸就坐在羅漢床前的朱漆蝶穿花枝的繡墩上,先對已經自覺往另一個繡墩上坐好的舒娘子笑道:“你兩還沒進殿門時,就在竊竊私語,引得錦華都停了腳步和你們又說又笑的,也不知在說什麼趣話兒?”
舒娘子不答,只笑著說:“知道娘娘耳聰目明,且得意得很,找著機會就要奚落咱們這些晚輩,年紀輕輕的眼睛就成了半瞎,一丈之外就看不清了,妾身從來都是心服口服,好容易才求得蕭宮令上回點撥了一個保養眼睛的方法,但用了一段兒,還沒太明顯的效果,娘娘就緊著這一段兒奚落吧,指不定下回入宮,妾身也能鍛鍊一雙火眼金睛了。”
王太后便去看蕭宮令,似乎責備的口吻:“雖說阿舒確然是個潑猴兒的情性,我說句公道話,錦華你也不能這樣損她,你給了她個什麼方法?火眼金睛?這是要讓她把自己放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裡燒足四十九日啊,仔細沒燒成火眼金睛,倒把皮臉兒給燻得焦黑,她家相公怕是要來我慈寧宮裡討說法了。”
王太后跟前本圍著不少嬪妃女眷,聽這話後都捧場呵呵笑了起來,春歸是真心忍俊不住,沒法在腦子裡描畫舒世母皮焦臉黑的模樣。
她這樣一笑,就更引起了王太后的注意,略偏著頭好一番打量,又才笑道:“阿舒跟我耳邊,可提了不少回小顧如何了,不過她的話自來就不可信,我是想不出世上哪有人比她這隻潑猴兒更要古靈精怪的,今日一見小顧,果然是阿舒在打誑言,明明就是個端秀斯文的孩子,我看都不忍多看幾眼,生怕看重了讓她臉紅羞躁起來。”
春歸慌忙起身:“妾身自來怯弱膽小,不知舒世母因何誤解妾身膽敢大鬧天宮。”
王太后怔了一怔,挑起眉頭大笑道:“看看,可不就是阿舒胡說八道!”
舒娘子忍不住用手裡的團扇伸過去往春歸手臂上一打:“小顧這可就不實誠了,妄廢了我一片的真心相待,結
果非但不幫著我,反而和太后娘娘一齊打趣調侃起我來……娘娘您可看清楚了,您這火眼金睛盯著她看了這麼久,她臉皮上可紅了絲毫?怯弱膽小才是誑語呢,我可不是杜撰。”
春歸莞爾道:“膽小是真膽小,不過妾身臉皮生得厚實,所以看不出來羞容。”
她這話音剛落,就被王太后伸手拉了一把:“來,來我身邊兒坐著,仔細瞧瞧你這臉皮生得多麼厚實,比不比得過宮牆。”
春歸本是低垂眉眼,所以先就看見了王太后的指掌,柔嫩有若少女的肌膚,且骨節均勻修長,真是一雙妙手。
她直到這時仍然不敢與太后正視,因為不用張望,也知道廣寒殿裡少不得后妃在座,王太后看來的確不拘小節性情豁達,可王太后不介意禮規教條並不代表其餘宮中貴人都能容忍放誕,她必須得小心翼翼不讓他人抓住把柄誹議斥責——心累啊。
王太后卻能放心打量春歸,見她雖是低垂眉眼小心謹慎的模樣,唇角那絲笑意卻十分舒展,像明明平靜無奇的水面,淺淺一圈漣漪便生瀲灩波光,這莞爾舒展的笑意頓時就讓眉目鮮活嫵麗漫生了。
脂粉施得淺薄,未奪肌膚自然亮澤,生著好一張標緻的鵝蛋臉,輪廓勻潤,既不失秀巧又不顯得過於尖窄;造物優厚,賜了她櫻桃樊素口,且下巴頷上淺淺一道美人溝;鼻如玉蔥,玲瓏剔透;烏蕊絲般的眼睫輕擋住一雙秋波,眉色黑亮並未修成纖細,這使嫵麗的容貌更添幾分英氣。
果然不管她怎麼打量,那瑩白的面頰上都沒透出羞紅來。
王太后便對沈皇后道:“我都不記得是從哪本雜書上看來的了,那寫書的人評論美人兒,說世人往往都愛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彷彿女子面貌儀態需得十全十美才能稱之絕色,殊不知往往得有些缺憾,如目朗而睫疏,櫻口卻頷圓,小缺憾反而能顯大風情,我過去也常想,如西施不是也因病弱才有捧心之美?於是就信了他這套理論,怎知今日一見小顧,這樣標緻可人兒,五官面廓都無可挑剔,卻哪裡就顯得刻板無味了?縱然是古往今來存世多少大家所畫的仕女圖,筆墨之下都能成就這番絕色姿容。”
她便召召手:“皇后這也是第一次見小顧吧,過來一齊說說話,你妹妹的眼光不錯,看看小顧,果然和咱們今科的狀元郎,才真正稱得上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呢。”
沈皇后也果然過來,坐在羅漢床的另一邊兒,把春歸細細看了幾眼便莞爾道:“真是個齊全的孩子,既然母后喜歡,日後不如常常召她入宮陪著母后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