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求道見過前輩!”
張求道三步並作兩步,走了過去。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有禮貌總是要好處的。
這是張求道行走太玄十多年來總結的經驗。
“不敢當,魏重民見到劍聖高足!”
白衣俠客眼眸犀利如劍,看著穿著樸素,有些弱不禁風,骨瘦如柴的張求道。
眼中多了幾分鄭重,拍了拍張求道的肩膀,嘆道:
“魏某驚聞蘇老仙逝,日夜不停趕來祭奠,叨擾了!”
張求道頓時滿臉悲苦:“恩師葬於小院旁,魏前輩請隨我來!”
將一位家中至親長輩逝世的悲痛,演繹的淋漓盡致。
魏重民本還有些許疑惑,如今再看張求道這般模樣,心中疑惑也少了幾分。
若不是劍聖的弟子,又怎麼會帶著守孝的白頭布,又怎麼會餓瘦到這般模樣。
必然是悲痛交加的守墓,不顧惜自己的身體才會如此。
而當魏重民看到蘇安年的墓時。
確信了這一點。
墓地雖然簡陋。
“人間劍聖蘇安年之墓,愛徒張求道立”
劍聖的本名蘇安年,世間知道者甚少。
更關鍵的是,他們透過青蓮宗的護法力士口中知曉張求道名字後,便多番打聽其來歷。
張求道在求道之人中也算小有名氣。
畢竟,總有那麼幾個“志同道合”的,不畏艱辛的往返各大宗門,求道長生。
根據他們打探的訊息,張求道家世清白,非江湖人士,也非世家子弟,很有可能不知道劍聖到底隱居何處,更不可能正好遇到劍聖仙逝假冒。
當然,不排除張求道背後受人指使。
這也是韓安民來此的目的之一。
看著墓地,韓安民悲從心生,跪倒在地,三跪九叩,無比虔誠。
人間劍聖蘇安年,曾是一代代人的心靈寄託。
張求道默默地看著。
想到蘇安年奪舍之事。
是什麼讓一尊心高氣傲,敢在青蓮宗外留下“凡人似螻蟻?我執一劍扣仙門!”的人間劍聖,變成行奪舍之法的魔頭。
唯有長生啊!
張求道心中嘆息。
最終,張求道忍住了自己的傘被毀,也讓其他人沒傘打的衝動。
人間還是多一絲希望為好。
祭拜完以後。
魏重民起身與張求道便離開了這裡。
他一邊走一邊詢問了張求道,問一些關於蘇安年之事,也問張求道自身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