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盼兒歡歡喜喜的騎著熊崽子,出去送獵物,石玉姝突然想起給兩個女兒改名字的事情,對老石他們說道:
“爹,娘,盼兒她們兩個的名字我想好了,盼兒的大名就改成石安盼,妹妹就改成石安樂,小名還繼續叫盼兒,妹妹叫樂兒。”
這個事情本來,在之前她離婚的時候,就想要給定下來的,“盼娣”“來娣”這兩個名字,他們一家子屬實不喜。
但由於一家人文化程度都挺有限的,且“盼兒”也喊習慣了,想要保留“盼”字,一直也沒想到太合適的名字,就耽擱到了現在。
最近這些天,石玉姝也經常想這個問題,心中擬定了好幾個名字,在剛剛那一瞬間,突然她就感覺,“安盼”、“安樂”這兩個名字挺好的。
“好啊!安盼、安樂,這兩名字聽著就平安,好,我贊成!”葉美惠表態道。
“石安盼,石安樂。”
石林和石玉英兩人唸了念,也感覺可以,寓意不錯,平時還是繼續叫“盼兒”也挺好,兩人都沒有意見。
見他們都沒意見,石振剛點頭說道:“好,我一會兒就帶上戶口本,去找你們興邦叔,把兩孩子的名字落實下來。”
“額,要不要問問盼兒自己的意見?”石玉英問道。
聞言,石玉姝說道:“盼兒才幾歲,哪裡懂這些?盼娣這名字啥意思她都不懂的,咱給她改個名字,然後讓她自己記住就行,這些至少得等她讀書了,才能懂一點。”
石玉英想想,確實是這個道理。
小傢伙雖然已經能滿村子到處跑,帶著小熊隱隱有成為村裡孩子王的意思,但實際她大字不識一個,不懂的東西還有太多,跟她商量,確實也是白費。
......
騎著小熊,歡歡喜喜去送獵物的小盼兒,還不知道她的大名,已經被改成了“石安盼”。
和平時一樣,騎著小熊,歡歡喜喜的走在村裡的道路上,路上見到的每一個人,她都會滿臉笑容的跟人家打個招呼,像是個快樂的小精靈一般。
村裡的大家,見到這個快樂的小傢伙,基本也都會跟著露出笑容,回應她的打招呼,詢問她是要去幹啥事情,要不要幫忙之類的。
每次有人問她要去幹啥的時候,小盼兒就會滿臉自豪的大聲說道:
“小舅舅打了好多好多好吃的獵物回家,我現在去給二姥爺、軍舅舅他們送肉肉。”
說話的同時,她還會指一指,綁在小熊身上的兩個背袋,左右各一個,裡面裝得滿滿當當的,要送給大家的獵物,就被石林、石玉姝他們放在這兩個背袋內,
根本不需要小盼兒自己動手拿,只要到要送獵物的人家家裡,小盼兒開口跟那家的大人說一下送獵物過來,並讓大人自己動手從背袋中拿就可以了。
這活兒對小盼兒來說,十分輕鬆。
而路上看到她送貨的村民們,則都是又羨慕又嫉妒。
這一家的日子是真好過啊,那兩包的獵物,都能賣好多錢了吧?他們竟然用來送人,而且還是由一個小傢伙,騎著一頭熊去送。
天知道,西溝村裡的那些小孩子們,有多羨慕小盼兒,羨慕她有那麼多糖,有那麼多新衣服,羨慕她能有一頭熊作為坐騎,羨慕她有一個打獵超級厲害的小舅舅......
以前在下河村,被劉德富一家欺負得只敢躲在屋裡頭,不敢出門見人的小豆芽菜盼娣,現在變成了西溝村所有孩子眼中,羨慕的物件,變成了一個快樂的小精靈,
這一幕被下河村的劉德強、德強媳婦兒還有劉老太看到,三人皆是感覺十分刺眼。
“這個小賤丫頭賠錢貨,她怎麼變成這樣了?”
“以前蔫頭巴腦的,跟個豆芽菜似的,現在咋變得白白胖胖的呢?”
“她身上穿的那是新的棉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