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魯蔚海的交談中,魯蔚海也透露了一個訊息,那就是天下雖然大亂,但是大規模的亂戰時代還沒有到來。
經過蕭敬軒的詢問,魯蔚海也說明了原由,原來各大門閥雖然立國,但是氣運並不穩定。
各大門閥中的通神老祖原本就是打算藉助氣運之力,突破天人境。
只有國運穩固,這些人才能有更大的把握突破通神,於是這些人才會有所默契。
聽聞此言後,蕭敬軒心中有數。
看來自己的這位生父,是打算安自己的心,也好讓自己能夠安心的征伐衛國。
不過,這也是自己想要的,各國之中,只有自己的實力最弱,如果真的發生亂戰,自己未必是他們的對手。
揮退了魯蔚海之後,蕭敬軒獨自坐在書房裡,看著天下堪輿圖。
燕國的位置太過於尷尬了,地處偏遠,與趙,魏,衛,蠻族四方接壤。
蠻族說到底是遊牧民族,居無定所,就算攻陷了蠻族,對於燕國的實力增長並沒有太大的好處。
趙,魏兩國實力強大,以燕國的實力,一時半夥並不是其對手。
正所謂柿子要挑軟的捏。目前諸國之中。只有攻打衛國才最符合燕國的利益。
衛國大部分的土地適宜耕種,而且人口眾多。軍事實力並不強大。
這簡直就是一個送上嘴邊的肥肉,比較麻煩的是,衛國的地形太過於複雜。
與燕國的交接處,有著大片的山脈將兩國徹底隔絕來來。
這些山脈並不利於大軍的通行,看來自己也需要好好思慮一番。
當天下午,蕭敬軒便從親衛營中抽調了五百名水性不錯的親衛,然後又從各步兵營中挑選水性不錯計程車兵一萬人組成水師。
令親衛營參將張常寧為水師主將。命其率部前往旅州訓練。
下令調工房佐官顧由之為監造使,負責在旅州建設港口,督造海船。
為了能夠加快速度,蕭敬軒還下令,從各地徵召能工巧匠三千,赴旅州造船。
於此同時,蕭敬軒還讓旅州,達州派出斥候,對通往衛國的線路進行偵查。
根據暗衛的訊息,衛國的地域雖然不大,但是衛國的人口差不多達到了六十萬戶。
由於山脈的阻擋,導致衛國並沒有什麼戰事,所以軍隊的數量並不多,只有不到十萬的常備軍。
而且由於衛國朝堂黨爭很是厲害,朝局混亂。百姓的生活也是十分的困苦,高額的賦稅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不過,為了減少傷亡,蕭敬軒還是打算等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之後,才對衛國發動滅國戰爭。
蕭敬軒下令,讓趙綱加大對衛國的滲透。對衛國各個城池的防禦進行偵查。
在衛國各地進行策反,煽動衛國的窮苦百姓進行起義。
在安排好這些事情之後,蕭敬軒手中的事情也基本上忙的差不多了。
於是便開始對燕國的體制進行改制。因為已經建國,所以,蕭敬軒對六房改為六部。各部設尚書一人,侍郎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