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降兵,蕭敬軒並沒有趕盡殺絕。很快,蕭敬軒麾下的大軍便開始斬殺拒不投降死硬分子。
當戰鬥結束後,各營開始清點戰果。
此戰,蕭敬軒麾下出戰三萬鐵騎,戰死三千餘人,受傷大約有萬人。不過,相對於戰果來說,這點損失真的有些微不足道。
此戰,范陽軍斬敵一萬兩千餘人,俘敵三萬餘人。可以說是一場大勝。
蕭敬軒命人打掃好戰場後,便開始處理俘虜。如今大戰在即,為了防止生變,蕭敬軒下令,將俘虜中什長以上(包括什長)的軍官全部單獨關押。
至於剩下的普通士兵,由於燕國地廣人稀,為了養活這些大軍,燕國的賦稅一直都是比較高,燕國民眾的生活非常的困苦。所以這些普通計程車兵並不在乎為誰效力,只要能吃飽就行。
因此蕭敬軒打算整編這些軍隊,於是,蕭敬軒從親衛中抽調了大約五百人,同時,又將葉雄的中軍一分為二,將俘虜中的騎兵先行瓜分,剩餘的騎兵則是由其他各部補充。
至於剩下的步兵,等大軍返回後,由齊彪,屈青山各自補充。
為了防止各營內部與這些降兵發生糾紛,蕭敬軒對各營主將那是下達了嚴令,一定要對這些新附的燕軍士兵多加照顧。
當蕭敬軒帶著大軍返回伊州城外的大營時,浩浩蕩蕩的隊伍驚呆了伊州城內的守軍。
第二日,蕭敬軒派人將燕軍主將的人頭送入城內,同時告訴燕國的朝廷,援軍覆滅的訊息。
當伊州城的守軍得知援軍覆滅後,士氣低落,當天晚上,城內便有很多高官顯貴開始於蕭敬軒聯絡,紛紛表示願意投誠。
對於這些願意投誠的高官顯貴,蕭敬軒心中那是鄙視不已。不過,為了更快的結束戰鬥,一時間也不得不與之虛以為蛇。
到了此刻,蕭敬軒知道,大局已定,燕國的覆滅已成定局。任誰也無法改變。
終於,在蕭敬軒的地道還未挖通的時候,燕國皇室宣佈投降。
第二天,伊州城大開,所有計程車兵跟隨者文武百官出城開始投降。
為了防止出現意外,蕭敬軒下令,讓這些人出城兩裡接受投降。
看著燕國降臣的最前列跪著一位少年,手裡捧著御璽。蕭敬軒心中好奇。
因為據蕭敬軒所知,燕國的皇帝並不是如此年紀。於是看向燕國的文武,問道:“據本王所知,燕國的國君年近中年,怎麼是個少年,莫非你們打算糊弄本王不成?”
隨著蕭敬軒的話音剛落,身邊的親衛紛紛拔出了手中的佩刀。
見此情景,只見為首的一位年紀頗大的文官顫顫巍巍的拱手說道:“微臣不敢欺瞞大王,實是燕王為了一己之私,抗拒天兵,為臣等所阻後,畏罪自殺了。”
聽聞此言後,蕭敬軒眼中的殺氣大盛,這些逆臣,貪生怕死也就罷了,竟然敢弒君。
雖然就算是燕帝投降,蕭敬軒也不會讓其活過明年,但是,這幫逆臣竟然敢弒君,那意思就不一樣了。這群逆臣,以後誰還敢用。
不過很快,蕭敬軒便將心中的殺意壓下,笑著對這周圍的降臣說道:“嗯,諸位能夠迷途知返,棄暗投明,本王心中甚是欣慰。等本王穩定了其餘各地的形式,諸位皆有封賞。”
說完之後,便接過燕國新王手中的御璽。之後,蕭敬軒下令,命令呼延灼接管降兵。同時下令,齊彪,屈青山立刻進城,接管伊州城內的防務,同時封鎖城內所有的府庫,張貼安民告示。
等到齊彪等人控制住了局勢之後,蕭敬軒便開始下令進城。
等來到燕國的皇宮之後,此時,皇宮裡可以說是一片狼藉。
各種金銀細軟,古玩字畫可以說散落了一地。看著跪在兩邊瑟瑟發抖的宮女太監,蕭敬軒微微皺著眉頭。
燕國本就地廣人稀,可是,皇宮卻如此的奢華,裡面的宮女太監人數也不少,不下千人。怪不得燕國會覆滅的如此之快。
慢步來到一名宮女身邊,蕭敬軒蹲下身子,看向面前的宮女,蕭敬軒問道:“你們可有家人可投靠?”
被蕭敬軒問道的宮女身體顫抖的更加厲害,但還是小聲的說道:“奴婢家人就在城中。”
蕭敬軒聽聞,緩緩的點了個點頭。然後,大聲的對著周圍說道:“諸位,你們當中,如果家在伊州城的,可以安心的回家團聚,如果家在別處的,那就稍微的等等,如今外面兵荒馬亂的,不太安全。等過了春節,就全部放還,各自歸家。”
這時,只見一名宮女顫巍巍的站起身來,說道:“回稟大王,我父母雙亡,在外面也無以為生,不知能不能繼續待在皇宮裡當差。”
聽到此話,蕭敬軒思考片刻後說道:“嗯,這裡的皇宮過段時間會就地拆除改建,如果你們沒有地方可以去的,我可以為你們找個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做。不過,榮華富貴可沒有。”
在安撫好一眾宮女太監後,蕭敬軒便在皇宮的議政殿裡召開了軍政大會。